第447章 五轮六次投票的树人奖(1 / 2)
第447章 五轮六次投票的树人奖
银河奖馀温犹在,但树人奖带来的争议却更大,
树人奖,国内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能够拿到奖的人,全都是文坛里大名鼎鼎的作家,说句当代文曲星并不过分。
而树人奖的评选也是极其严格,62人的庞大评委团就能看出一二。
树人奖,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文学圣地,被提名,就是一只脚踏入了文学的圣殿,许清风已经一只脚踏进了这里。
「许清风绝不可能获奖!」
「我不同意!」
「请不要再让饭圈污染文学!」
「树人奖一定要顶住压力啊!」
「如果真的给许清风颁奖,树人奖的含金量将会跌到谷底。」
评选银河奖的时候,很多人还挺支持许清风获奖,金剑奖空置多年,也该有一个交代。
但到了树人奖,这种情况就变了。
简单地说,他们希望许清风中大奖,中个几十万几百万的的,他们都能接受,
但树人奖不一样,如果说银河奖是五百万大奖,树人奖就是一个亿。
这两个奖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拿数据来说,银河奖得主平均年龄是42岁,获奖的基本上都是中年人了。
树人奖这个数据是55岁,能拿到奖的,基本上已经步入了老年。
别看只有13年的差距,这个差距意味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13年可以做什麽?如果是读书,可以让一个人从小学一年级读到大一。
13年用到写作上,一年写十万字,13年就是130万字。
许清风多大年纪?23岁,比树人奖获奖的平均年龄年轻了了足足32岁。
越年轻,争议就越大。
网友们意见很大,评委们意见更大。
树人奖的评选,更不可能是一轮就能决定的,62位评委,五轮,六次投票,最终才能投出五部作品。
这个过程也是公开的,就像是投票选拔歌手一样。
这一天,树人奖公布了第一轮投票结果,30位候选人,20人进入第二轮。
许清风名列第19位,压线进入。
竞争之激烈,超乎大家的想像。
以《活着》的质量,依旧有很多人不希望让许清风获得树人奖。
这种心态其实很好理解,有些人在看到晚辈能力超越自已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喜悦,而是嫉妒。
嫉贤妒能,是人之常情。
凭什麽他们头发都白了才有机会获得树人奖,许清风毛都没长齐就能获得,这不公平。
「卧槽,许清风不会真的能获奖吧?」
「树人奖要打破最年轻的获奖记录了吗?」
「直接把记录提前20年,太变态了。」
「绝对有黑幕,《活着》都没有卖的,凭什麽能够入围?」
「有人看过这本书怎麽样吗?」
「写的啥都不知道。」
「一本还没出版的书就能入选,闻所未闻。」
反对的声音很大,这本书目前还没有出版,大家连写的什麽都不知道,却要被提名树人奖。
这场面,大夥确实没见过,以往每次获奖作品,哪个不是知名作品。
「那是你们没见识!」
「树人奖规定了,只要申请书号就可以参加,我查了,能查到《活着》书号,刚申请通过。」
「评委们肯定拿到了书,有人提名,《活着》才能入选。」
「不敢想像这本书到底有多牛逼,居然刚拿到书号就能入围树人奖。」
「第19名罢了,下一轮就淘汰了。」
「也对19名能是什麽好书。」
排名就是水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19名肯定比不上第一名。
许清风顺利通过第一轮投票,即使在其他环节被淘汰,也足以自傲了,这是真正的虽败犹荣。
树人奖的评选速度很快,第一轮投票结果出来以后,马上就开始了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20进14,再次淘汰六本。
许清风排名第14,以一票之差险之又险地进入第三轮。
结果公布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许清风要凉了,第一轮压线,第二轮也压线,下一轮就会被淘汰,说明离获奖还差着很远。
章北斗很生气,严老很生气,魔都文艺出版社很慌张。
前者是为文学得不到认同而愤怒,后者则是为赚不到钱而心痛。
《活着》首印50万册,第二次再印50万册,在整个出版市场上都称得上是一场豪赌。
普通作家,印两万册就顶天了,多的也就十万册,这还是一年的量,就这还不一定卖得出去。
出版行业不太景气,电子出版正在不断蚕食纸质出版的市场。
一旦滞销,那影响就大了,书虽然不像其他东西有保质期,但长时间压库存,也是一笔很大的成本。
这100万册要是卖不出去,魔都出版社可就连裤子都赔出去了。
各方都很着急,许清风却不怎麽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