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0334【鸿蒙科技】(2 / 2)
其次就是美国那边大环境很差,投资机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处理。就像张苏阳说的那样,根本就没空过问5000万人民币的小事儿。
……
三位教授那边,却是出了问题。
2008年前后的情况很微妙,各大高校和研究所收紧了教授在外兼职创业的政策。虽然没有直接锁死,但需要单位审批,不同单位有松有紧。
北大倒是管得挺松,可中科院和清华不批!
这种情况很糟糕,因为项目完成以后,中科院和清华有可能跑来索要专利——教授们的职务发明。
潘爱明打算直接辞职创业,但另外两位教授不愿辞职。
陈贵良跟三位教授商量之后,决定采用当下最流行的「研究院」模式。
具体方案如下:
由字节跳动出资,注册一家全资子公司。在这家子公司下面,设立「联合研究院」。由子公司统一管理研发资金丶智慧财产权和项目进度。
三位教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入研究院,各自领导独立实验室,分别负责硬体丶系统丶通信等模块。实验室按需分配预算,资金由公司统一拨发,支出需经过陈贵良审批。
三位教授不直接持股,绕开学校政策监管,改为持有字节子公司的期权。期权兑现方式,按项目成果来决定。一个预定项目验收完成,即获得期权百分之多少的进度。
虽然此时学校实验室管理很松懈,教授们经常用学校场地和设备接私活。但专利风险极高。
因此,陈贵良决定自建研发中心。
主研发中心,在陈贵良此前看重的顺义拿地,那里承担硬体量产中试丶可靠性测试等等。
但主研发中心建成还得等时间,而且通勤有点远。
于是又在中关村设前哨站进行过渡,供教授们日常办公丶算法仿真丶学生协作等等。
接下来一段时间,陈贵良忙得飞起。
他从字节跳动抽调管理和财务团队,把子公司的框架搭起来。又跑去顺义那边谈合作,以建立研发中心为名拿地。
教授们也没闲着,期末考试一结束,就跑来帮忙做研发中心的建设规划。还拿出一系列设备清单,让陈贵良尽快把设备买来。
春节都没时间休息!
……
「你过年不回家?」边关月问。
陈贵良瘫在沙发上说:「走不开,忙得要死。」
说着说着,陈贵良忽然笑起来。
边关月好奇问:「你笑什麽?」
陈贵良说:「想到一些好笑的事。字节跳动设了一家子公司,叫『鸿蒙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设『鸿蒙联合研究院』。研究院下属的三大实验室,分别叫昆仑丶扶桑丶归墟,各自代表硬体丶系统和通信。」
「这些好像都是《山海经》里的。名字挺好听,没啥好笑的。」边关月说。
唉,重生者就是孤独啊,玩梗都没人听得懂。
其实也不全是玩梗,各种名字都有深层含义。
鸿蒙就不用说了,天地初开时的混沌元气。
昆仑为万山之祖,对应手机的晶片丶电路等物理载体。昆仑山的九重天结构,代表手机硬体分层设计。
扶桑十日轮值,是太阳升降的规则枢纽,对应作业系统调度资源丶管理进程的核心功能。
归墟是万水汇聚之地,「八紘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象徵全球通信覆盖能力。
反正名字取得都挺带感的,估计研究生们跑来工作,会觉得那些名字特别拉风。
至于华为,爱用啥用啥名吧。
反正鸿蒙系统这个名字,被陈贵良抢先注册了。也省得到了2025年,华为的纯血鸿蒙把程式设计师和用户折腾得欲仙欲死。
「我明天送你去机场。」陈贵良说。
边关月道:「不用了,你那麽忙,我自己去就好。」
陈贵良说:「鸿蒙科技公司和研发中心的地址,就挨着机场,属于空港工业园区。我送你去机场之后,顺便跟那边签署拿地协议。」
边关月问:「是不是还要拆迁啊?拆起来很麻烦的。」
陈贵良道:「拆迁不关我的事,地方上自己会处理,他们正在挖空心思吸引高科技企业。而且那里属于乡下,住户并不密集,我负责给钱就是了。」
土地出让价格便宜到难以想像,才8万元一亩(京城电子信息产业用地优惠补贴以后的价格)。
但地皮禁止转商用。且只能做手机企业,不准拿去搞物流园丶低附加值工厂等等。
更搞笑的是,两年前联想在这边拿地22万一亩,近乎是陈贵良拿地价格的三倍。
因为政策变了!
陈贵良既然拿地便宜,肯定也要有付出,他必须招聘一定数量的京籍员工。尤其是顺义籍的本科丶大专以上学历员工。
……
(上个月更新纯血鸿蒙,把我给整疯了。起点读书APP,在更新系统后所有推荐榜单消失丶书评区消失丶粉丝榜消失。无论用电脑还是手机助手修改章节,修改以后的内容都无法刷新出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