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1丶拳打文坛敬老院(二)(2 / 2)

加入书签

八月酷夏。

火盆旺盛,屋舍内空气越发黏腻炙热。

在班临先生丶荀彰先生担忧的注视下,桓应先生紧了紧身上的棉衣,伸出枯老的手,靠近火盆取暖。

“咳咳咳——”

老先生咳嗽几声,而後从袖中取出一块洁白无瑕的玉圭,随手丢给对面一位头发微白的蓝衣老䭾:“小季甫,接着。”

这简单一个动作,让教习屋舍内的班临丶荀彰丶季甫三人神情剧变。

季甫先生手忙脚乱接过那玉圭,提高声音怒道:“您是年纪大了,脑子也不灵光了,要把整个岳麓书院砸在我手里吗?”

这块玉圭,是岳麓书院山长的信物。

代表着山长之传承。

所以季甫先生此话,并非夸张。

见季甫这般恼羞,老山长闷声笑了片刻,这才戏谑道:“那便砸你手里吧。”

“反正……我快死了。”

此言一出,满堂俱静。

如今外界只知道,崔岘称二十经有漏,桓应先生受邀回开封,镇压此经贼。

但其实,十多年不理俗务的老山长,岂会因这点小事出山?

82岁的桓应,已经到了灯尽油枯的时候。

他此次返回开封岳麓书院,并非是为了登台同崔岘辩经,而是……

老先生想落叶归根,死在岳麓丶埋在岳麓。

季甫先生携徒弟,自浙江赶来开封岳麓书院,也是得知老先生即将仙逝,前来送老先生最後一程。

此刻,听完老先生这话,季甫难免心中酸涩。

但,他仍旧撇了撇嘴,将手中那块玉圭还回去,冷哼道:“那又如何?别人不要的东西,我也不要。”

听到这话,桓应先生嘴角一抽。

许多年前。

一位叫做周雍的後生,一袭白衣叩开岳麓书院山门,辩战数百师生无敌手。

山长桓应爱才心切,当场便欲将这块玉圭,赠予周雍。

可惜,周雍嫌弃表示:丑拒。

那周雍都不要,作为他的死对头,季甫自然也不会要。

桓应老先生收回玉圭,看向班临丶荀彰。

班临先生惊恐道:“师叔,弟子这些年兢兢业业服侍您!您可不能恩将仇报,硬要把山长这苦差事安置在我头上啊!我还想再多活几年呢!”

荀彰先生讷讷道:“我,我社恐,管不住学生。”

桓应先生:“……”

万万没想到,他死前唯一发愁的,竟是这如烫手山芋般的山长之位,无人继承!

大梁四大书院之首,在文坛拥有举足轻重地位丶最具底蕴的古老书院,岳麓书院之传承,现在竟然成了烫手山芋,送都送不出去!

说出去谁敢信?

总不能让岳麓书院日後连个靠谱的山长都寻不到吧!

眼看桓应老先生要发飙。

季甫这才不情愿从怀中取出一沓名为《诗集传》的稿纸,说道:“东莱那老东西,托我递给您的!说是他那徒弟写的。”

“那老东西,最近猖狂的很!甚至自称即将要做圣人的老师,真是搞笑。”

哦?

东莱的徒弟?

那个扬言二十经皆有漏,十问《尚书》难倒无数老儒的厉害後生,崔岘?

此话一出,屋舍内的三人都有些好奇。

桓应先生颤巍巍接过那一沓稿纸,眯起眼睛翻阅,而後浑浊苍老的眼睛里,猛然迸射出精光。

他近乎贪婪的汲取着稿纸上的内容,甚至忘却了时间。

眼看桓应先生这般奇怪模样。

班临先生丶荀彰先生都如好奇宝宝般凑了过来。

包括季甫先生。

他虽代替东莱转交《诗集传》,可自己都还没来得及看呢!

四个年迈的老头,四双枯老丶惊艳丶震撼的眼睛,在那沓《诗集传》稿件中沉溺流连,表情如痴如醉丶如雷贯耳丶如饥似渴丶如梦初醒。

八十年如一梦。

原来……这便是‘醍醐灌顶’?!

痛快!

老山长桓应哈哈大笑,眼角浑浊的泪意汹涌:“朝闻道,夕死可矣!”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