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2章 我明明是个好人才对(2 / 2)

加入书签

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两个面饼,还有一小碟酱菜。

温禾狼吞虎咽地吃完,抹了抹嘴,又被「押」到了案前,被迫拿起算盘。

看着算盘温禾直咬牙切齿,心里暗暗发誓。

『这次抄家结束,老子至少一两个月不想再看到算盘,谁提跟谁急!』

来之前原以为一天就能搞定,没想到这郑氏的家底竟厚到这种地步,硬生生拖了两天还没算完。

温禾果然还是错过了武家的乔迁宴。

温柔见他三天没回家,急得坐立难安,还以为他出了什麽事,最后还是李恪带着武士彠家的管家找了过来。

毕竟武元爽丶武元庆也在百骑,跟着温禾一起忙抄家的事。

李恪入宫请示后,便带着他们到了府邸门口。

但他们却被百骑拦在外面,说是温禾有令,无关人等不得入内。

得了外头的禀报,温禾这才带着武家兄弟出去见了一面,简单说了几句近况,报了平安,又匆匆赶了回来。

这般连轴转,直到第三天下午。

当最后一箱铜钱被登记入册,温禾猛地将算盘往案上一甩,长舒一口气,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疲惫:「终于结束了!」

独孤谌丶长孙涣几人也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个个衣衫湿透,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张文啸端来几碗凉茶,大家抢着灌下去,冰凉的茶水滑过喉咙,才算是活过来了。

高月拿着最后汇总的帐簿,手指都在颤抖,逐字逐句地念着:「金铜总和五百二十七万贯,绸缎三百二十匹,珠宝玉器折合十万贯,另有长安及周边商铺二十间,良田一百二十顷……」

念到最后,他声音都发飘了。

这等财富,说一句「富可敌国」都不为过!

要知道去年大唐全年的税收也不过一千多万贯,这次抄郑氏的家,加上之前军饷贪墨案查抄的数额,竟硬生生凑出了超过一年的税收!

难怪之前温禾跟陛下说,若是明年打突厥,连军饷都够了。

有这笔钱打底,别说出征突厥,就算再打几场硬仗都绰绰有馀!

「这……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怕是要龙颜大悦啊!」

高月激动得满脸通红,捧着帐册的手都在抖。

他在宫里这麽多年,还从没见过哪家犯官能抄出这麽多家底。

温禾靠在椅背上,揉着发酸的手腕,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龙颜大悦是肯定的,说不定还能再赏我点什麽。」

他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最好能睡上三天三夜。

许敬宗站在一旁,看着帐簿上的数字,眉头却微微皱着:「郑元璹的家产不过是郑氏的一部分,就有这麽多私产,若是把荥阳郑氏全抄了,还有那些士族……」

这话一出,院子里的兴奋劲儿顿时淡了几分。

是啊,荥阳郑氏尚且如此,那博陵崔氏丶范阳卢氏呢?

这些世家盘根错节,积攒了数百年的财富,若是真要算起来,恐怕比国库还要丰厚。

温禾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场一场打,一口气吃太多,那不是噎死就是撑死。」

他心里清楚,许敬宗这是立功心切。

但是五姓七望如果那麽好对付,李世民这一次也不用找什麽藉口了。

正说着,苏定方打着哈欠从偏院走出来,显然是刚睡醒。

他昨晚守了一夜库房,眼下挂着淡淡的黑眼圈,可看到温禾手里的帐册,顿时来了精神:「算完了?总数多少?」

温禾把帐册递给他,苏定方接过来一看,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里不停念叨着:「好家夥……五百二十七万贯……这要是都充了国库,陛下怕是要给咱们百骑记头功啊!」

他没想到,自己还没正式加入百骑,竟然就得了这麽大的功劳。

一旁的高月已经等不及了,拉着温禾就要往宫里去:「走,咱们这就进宫报喜去!」

「不去。」

温禾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要去你去,我现在只想睡觉。」

他现在连手指头都不想动一下,更别说进宫去见李二了。

高月哪里肯依,半拉半拽地拖着他往外走:「睡什麽睡,难怪陛下天天说你惫懒。」

温禾闻言,无语的抬眸看了高月一眼。

与其进宫和李世民说些废话,他不如去办一点正事。

「我还有事,有劳高中官进宫帮我说一句,说我去大理寺见郑元璹父子了。」

温禾是想睡个三天三夜来着,但他怕睡醒后,郑元璹他们已经离开长安了。

所以便打算先去见一见。

既然郑元璹父子几个要去辽东了,也不能让他们白去不是。

要知道大唐的敌人可不仅仅是北面的突厥。

东面那个高句丽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主,还有此时弱小,可未来成为猛兽的契丹。

百骑在辽东那边正好缺人啊。

现在郑元璹的小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百骑的手上。

如果不利用一下,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啧,我明明是个好人才对,唉。』

温禾长长的叹了口气。

周围人的人见他突然如此,都一头的雾水。

「县子为何要去见他们?」苏定方微微蹙着眉头,不解的问道。

温禾闻言,冲着莞尔:「此事还没有定论,等有了结果,下官再和中郎将说明。」

见他如此说,苏定方愣了愣,索性也不再多问了。

不多时,温禾便让张文啸带着他前往大理寺监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