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冬至无雪,必有旱(求月票)(1 / 2)
第298章 冬至无雪,必有旱(求月票)
「阿兄,下雪了!」
天刚蒙蒙亮,细碎的雪沫便从铅灰色的云层里飘下来。
温柔吃过早膳,披着件月白色的云锦小袄,踩着软底绣鞋就往院子里跑,小靴子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哒哒」的轻响,她欣喜伸手去接那些冰凉的雪粒,笑的格外灿烂。
温禾站在长廊下,身边跟着李恪丶李泰丶李佑三小只,一旁还站着李义府,正垂手侍立。
廊外的红梅沾了雪,枝头沉甸甸的,倒像是缀了满树的胭脂。
「先生,你好像不太高兴?」
李恪仰起脸,望见温禾紧锁的眉头,轻声问道。
他性子沉稳,最是能察觉旁人的情绪。
李泰在一旁晃着脑袋,故意调笑:「先生不高兴,定然是因为起得太早了。」
温禾懒得理他,只是望着天空中零零散散的雪花,眉头皱得更紧了。
都说瑞雪兆丰年,雪能为越冬的庄稼盖层棉被,融化时还能给土壤添些氮化物,促着麦苗往上蹿。
可今年的雪,来得也太迟,太吝啬了。
眼下已是腊月,按说长安早该落过几场大雪,可今年直到此刻,才飘下这点像样的雪沫子。
地上连层薄白都积不起来,刚沾着青砖就化了,别说滋养土地,怕是连墙角的枯草都润不透。
他心里隐隐发沉。
这个时期的大唐,本就处在气候回暖的当口,这般稀疏的降雪,怕是开春后关东要遭大旱了。
土地裂了缝,庄稼长不起来,蝗灾便会跟着来。
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实则像串在绳上的珠子,一环扣着一环,哪一环断了,都会掀起滔天巨浪。
历史上自贞观元年开始,连续两年粮食欠收,不是旱灾就是洪涝,要麽就是蝗灾。
也难为李二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隔一年的时间,便能积蓄征伐突厥的储备。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的问题。
唐初人口加上隐户也不过两千五百万左右,而且还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
才让大唐的存粮能够支撑两年。
可这只是盛世的表象罢了,这两年国库也仅仅只是维持了表面。
那些死去的隐户丶佃农,在朝廷的眼中,可算不上什麽百姓。
「先生?」
李义府见温禾半天没动静,忍不住轻声唤道。
往日里,若是卫王殿下说这种调笑的话,先生少不得要敲他一脑壳,今日却一言不发,眼神里的忧色看得人心里发慌。
温禾这才回过神,抬手揉了揉眉心,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今日要去曲江池,所以上课时间提前到早膳后,哈。」
尾音还带着浓浓的困意。
「抓紧时间,讲完了好出发。」
李泰和李佑的脸顿时垮了下来,活像被霜打了的茄子。
李泰刚想抱怨两句,却被李恪悄悄拽了拽袖子,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谁知温禾话音刚落,李泰反倒抢先一步开口,眼里闪着光:「先生讲农作物吧,你说的那个什麽三熟稻,之前还没说要怎麽培育呢!」
「不不不!」
李佑连忙摇头,小脸上满是急切,「先生讲力学和蒸汽!上次说的『用蒸汽推轮子跑』,到底是怎麽个道理?」
李恪在一旁淡淡开口,声音平稳:「我觉得不如说说地理,上次先生讲的欧罗巴,还有什麽美洲上面有种能培育成亩产二十石的农物。」
温禾闻言,不禁有些错愕,挑了挑眉看向这三个小郎君。
他忽然笑了,这是让这兄弟仨都找到各自的爱好了?
「行了,别吵了,今天你们说的那些都不讲。」温禾清了清嗓子,指着廊外的雪,「今天就说这雪说,你们可知,这雪下得好不好,关系着明年的饭碗?」
三个小郎君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一场雪还能扯上饭碗。
李义府也悄悄竖起了耳朵,连呼吸都放轻了些。这雪看着寻常,难不成真有什麽不一般的门道?
温禾索性在长廊下站定,指着檐外飘落的雪絮开了口:「你们瞧这雪,看着绵密,落到地上却连层白霜都积不住,这般雪量,好看是好看,于农事却是极其不利。」
李泰探出半截身子,伸手接了片雪花,眼看着那六角冰晶在掌心化做水珠:「先生是说,雪得下得厚实才好?」
「正是。」
温禾点头,声音里带着几分凝重。
「冬雪如被,得盖过脚踝,才能把土里的虫卵冻透,把墒情锁住,就像咱们盖被子,薄了挡不住寒气,厚了才能捂得严实,这土地啊,也得裹着雪被睡足一冬,来年开春才能透着劲儿长庄稼。」
李恪望着远处田埂,若有所思:「那若是雪少了,来年便要歉收?」
「不仅仅是歉收,冬至无雪,必有旱。」
温禾的目光扫过廊外光秃秃的菜畦。
「雪水不足,开春地气就燥。地里裂了缝,秧苗扎不下根,蝗虫就该结伴来了,那东西最是欺旱,一飞起来能遮半个天,青苗丶树皮,能啃得乾乾净净。」
李佑听得眼睛发直:「那百姓岂不是要挨饿?」
「所以说。」
温禾转过身,目光在三个小郎君脸上一一扫过。
「治国不止是看奏章丶批文书,还得看天上的云丶地里的土丶仓里的粮,冬日里别总守着暖炉,得多去田埂上踩踩,雪够不够厚,土够不够润,百姓的米缸够不够满,比帐本上的数字实在。」
他说得恳切,三小只听得入了神,连李义府都垂着眸,把「雪薄防旱丶防蝗」几个字在心里反覆掂量。
而就在温禾说的入神的时候。
温禾府邸外头不知何时立了一行人。
李世民穿着件藏青便袍,袖口沾了些雪沫,眉头微蹙着。
长孙无垢丶李承乾和李丽质相继下了马车
「这竖子,明知我们要来,竟连迎都不迎一下。」李世民故意沉了脸,语气里却没什麽真怒。他今早特意让人递了话,没想到这大门竟然紧闭着。
他正待开口,侧门「吱呀」一声开了,阿冬提着件沾雪的棉袍跑出来,见了门口的人,忙不迭躬身行礼:「见过贵人丶夫人丶李小郎君丶小娘子。」
看李世民这身打扮,便知今日不宜声张,连称呼都换得妥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