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红杏尚书【求月票!】(1 / 2)
第190章 红杏尚书【求月票!】
他花了六文铜钱,买了一小条品尝。
跟干炸小黄鱼差不多的大小,入口后,他只觉得口感酥脆,还带着淡淡的甘甜味,应该是腌制的过程中加入了用某些提味的药材或水果。
几个穿着皂色公服,腰间佩刀的捕快,目光锐利地在人群中逡巡,维持着这庞大码头的秩序。
「两位,前面就是进城的门了。」
船老大指着不远处城墙下巨大的拱形门洞:「城内瓦子里热闹,吃食也精细,码头上的店虽便宜,却嘈杂了些。若要雇船北上汴京,那边也有大商号的船行,明日可去打听。」
「多谢船家指点。」
崔文璟拱手道谢,随即对陆北顾说:「贤弟,天色将晚,不如先在码头附近寻一乾净客栈安顿,梳洗一番,明日再入城寻访商船行,如何?此地鱼羹颇为鲜美,正好尝个新鲜。」
这计划很稳妥,陆北顾点头应允。
两人来到城门,拿出公验准备进城。
所谓「公验」,就是大宋出门的通行证,需要向原籍官府申请,而这张纸上则会详细地描写出行人的姓名丶外貌特徵丶年龄丶职业丶籍贯丶出行时间丶返回期限,以及携带牲畜丶货物数量等信息。
但是这东西毕竟太依赖文字描述又难以追溯查验证伪,所以实际核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对于真正有门路的江湖人士来讲,花钱找人伪造一张轻而易举。
而一般来讲,负责查验的城门吏都不会太认真,只要信息能大概对上就行。
但今天却有些奇怪。
小吏拿着他俩的公验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对着他们的脸看了看。
「不会把我们当逃犯了吧?」
陆北顾被他奇怪的眼神看得有点发毛。
这时候,小吏开口道:「我看二位的公验写的是『赴礼部试』,都是要进京赶考的举人?」
「正是如此。」陆北顾回答道。
「那就太好了。」
还没等两人反应过来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小吏拉着他们说道:「今晚王知府宴请小宋学士,需得有人作陪,烦请二位随我走一趟吧,安排在府衙里,吃住都是免费的,明早便可离开。」
——这事就离谱。
按照常理来讲,江陵知府不管是宴请谁,只要说句话,本地府学的士子别说凑一两个出来作陪,就是凑一两百个都是轻而易举,干嘛要找他们两个外地士子?
而且,还特意强调一下吃住免费,要真是什麽好事,凭什麽轮得到他们?
崔文璟也觉得不对劲儿,连忙作揖问道:「在下冒昧,斗胆敢问王知府名讳?」
「王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