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旧恨新仇(1 / 2)
第328章 旧恨新仇
翌日上午,禁中,垂拱殿。
邓宣言步履轻柔地从外面走向大殿,正看到三司使张方平从里面出来,两人略微颔首致意之后便擦肩而过。
在大宋,士大夫结交内侍是大忌,哪怕有所风闻都会被政敌用以攻讦,也往往都能弹劾去职。
故此官员们通常对此会非常谨慎。
当然了,这种事情都是拿不到台面上的,该结交,其实还是会结交。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官家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禁中,所以结交内侍是能获得信息差优势的.在庙堂里,能窥探到官家心意的官员,注定会比别人爬得更高;而对于那些已经爬到高位的人来讲,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更是需要频繁了解官家在想什麽丶做什麽。
殿内,官家赵祯正在案前挥毫泼墨,旁边还放着几本奏章。
他馀光其实瞥见了邓宣言进来,但权当没看见。
写完之后,赵祯放下笔,拿起旁边的押章沾了些赤色印泥,盖在了纸上。
「如何?」
赵祯的书法虽然称不上一代大家,但水平也已经远超普通士大夫了,邓宣言垫着脚细细望去。
「《赐梅挚知杭州》
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剖符宣政化,持橐辍才流。
暂出论思列,遥分旰昃忧。
循良勤抚俗,来暮听歌讴。」
这是给龙图阁直学士丶右谏议大夫梅挚的御赐诗。
作为嘉佑二年礼部省试的考官之一,梅挚背了「嘉佑贡举」事件的黑锅,已经被外放贬为杭州知州了,目前正在交接原本的差事。
不过,官家心里始终都是有一杆秤的。
这件事情本就不是梅挚的责任,所以虽然将其贬谪外放,但却要赐诗以表明态度。
邓宣言细细品读,心下已然明了。
官家这诗,明为送行,实则慰勉,字里行间透着「朕知卿委屈,暂避风头,好生治理地方,勿以为意」的意味。
他躬身赞道:「陛下仁厚,梅学士得此天语垂怜,纵有委屈,亦当化为感激涕零,必于杭州任上兢兢业业,以报圣恩。」
赵祯不置可否,将诗作交给一旁侍候的内侍,吩咐道:「即刻送往梅学士处。」
处理完此事,赵祯问道:「可是有事?」
邓宣言上前一步,低声道:「官家,皇城司报,昨夜蜀地士子在东榆林巷酒楼聚会时,夏国使臣徐舜卿率武士闯入,言语挑衅,几生事端。」
「哦?」
「据皇城司扮作酒楼夥计负责监视的便装『察子』所言,徐舜卿借张元旧诗发难,讥讽我朝科举不公,又当众诵读其所作《英雄论》,为叛臣张元丶吴昊张目,言语间多有招揽落第士子投夏之意。」
赵祯眉间一冷。
「好个徐舜卿,竟敢在东京开封,公然蛊惑朕的读书种子。」
他手指轻叩御案,发出「砰砰」声响:「后来如何?」
「幸得今科省元陆北顾临场作《英雄论》驳斥,义正词严,压服其气焰徐舜卿理屈词穷,正欲发作时,皇城司冰井务押班吕茂已率甲士赶到,将这些夏人『请』回驿馆。」
探事司和冰井务是皇城司下属的两大部门,相比于由禁军亲事官负责的探事司,冰井务则完全由内侍负责。
而「冰井务」的前身,其实只是负责在伏天时送冰块的只不过现在作为情报部门,其职责已经跟名字完全没关系了。
这与清朝的「粘杆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邓宣言顿了顿,补充道:「据皇城司报,陆北顾所作《英雄论》,立论正大,文采斐然,在场士子皆为之振奋。而两篇文章均已誊录,不知官家是否一观?」
随后,邓宣言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纸。
「呈上来吧。」
邓宣言展开纸张,恭谨地放到御案上。
赵祯细细地看着,殿内一时静默,只闻更漏滴答之声。
看过陆北顾的《英雄论》,赵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思。
「陆北顾又是他。」
赵祯又特意从案上拿起一份奏章看了看,随后才放下问道:「徐舜卿所为,是自作主张,还是夏国国内授意?」
「皇城司探得,徐舜卿此行除朝贺外,似另负有招揽人才的密令。其近日频频接触落第举子,尤以陕籍丶蜀籍为多。」
赵祯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殿前的庭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那些落第举子当时反应如何?」
「多数举子义愤填膺,尤在陆北顾作文驳斥后,群情激昂,然当时确有少数人面露思索之色,似为徐舜卿之言所动。」
赵祯闻言,目光从窗外收回,眼神微凝。
「徐舜卿此举包藏祸心,非止于逞口舌之利,意在动摇我士心,乱我朝取士之基。幸有陆北顾挺身而出,以正理破邪说,扬我大宋文华正气,挫其锋芒。此非独一士之胜,实乃国朝养士百年所就。」
听着官家给事件定性,邓宣言连连颔首附和。
「传谕皇城司,把让便装『察子』把昨日酒楼中徐舜卿如何无礼挑衅丶我朝士子如何同心抗辩丶夏人如何理屈词穷悻悻而退之情状细细说来,然后于开封市井街巷间广为传播。务使汴京百姓,皆知夏使乖张无状,亦知我大宋自有铮铮铁骨,非蛮夷诡辞所能撼动。」
邓宣言心领神会,深知官家意图藉此机会,不仅对内凝聚士民之心,对外亦要在外交方面占据上风。
他立刻躬身应道:「奴婢遵旨,皇城司于市井间多有耳目,察子们善于此道,必能使此事传遍开封。」
「嗯。」
赵祯微微颔首,补充道:「传扬之时须把握分寸,着重宣扬我朝士子之正气与才学,凸显夏使之无理与挫败即可至于少数士子曾有动摇之态,不必提及,勿伤及国朝颜面,亦免为夏人提供口实。」
「陛下圣明。」
邓宣言恭敬应答:「皇城司知晓轻重,定会妥善处置,只扬其彩,隐其微瑕,尽显我大宋上国风范。」
「去吧。」
邓宣言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垂拱殿,立即着手安排皇城司执行官家的旨意。
赵祯独自立于殿中,手掌挎着腰间玉带。
窗外天色湛蓝,几只燕子掠过宫墙,飞向熙攘的开封外城。
而城中,有春风得意的及第者,有心灰意冷的落榜人,有忠心耿耿的臣子,也有包藏祸心的使臣这一切,都需他这位官家来权衡掌控。
赵祯轻轻吐出一口气,低声吟诵着文章里的句子:「丈夫之气,不因显晦而殊;英雄之志,不为穷达所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