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 发展(1 / 2)

加入书签

第240章 发展

庙宇之内,法域之中。

看着宋文的安排,宋家众人的分工,渖河也是满意点头。

宋裹的这些儿女,虽算不上大才,甚至还有几个娇生惯养的纨子弟,但不管怎麽说都读过书,能识文断字,宋文等几个年岁较大的兄长更是久经世故,治理一个村子那是绰绰有馀。

更不要说还有他这先人神明在上,在准备搬迁的半个月时间内,他夜夜入梦教导几人,勉强也算将其培养了起来,起码应付前期的发展不成问题。

接下来,就是稳步发展,时间熬磨了。

他已经正式上任,受限于土地职责,不能轻易离开小黄村,而宋家的事业也刚刚起步,无论阳世还是阴间,都没有太强的力量,除去积蓄发展,根本做不了什麽事情。

所以,他要回归老本行了。

「种田!」

「养猪!」

渖河一笑,站起身来,离开土地庙,来到了小黄村外的田地中。

这个世界,虽有神明,但生产力并没有提升太多,也就比普通的封建王朝,农业社会略强一点,饿不死也吃不太饱,若是遇到水灾旱灾或者兵荒马乱,那甚至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神力消耗。

理论上来说,香火不灭,神祗不死,可永世长存。

但那只是理论,神祗的维持需要香火,可香火这种东西,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的时候,哪怕神祗也要开源节流,不能随意挥霍神力,否则香火补充不及,又遇紧急情况,

那就算神抵也有灭亡之危。

所以,神抵虽有神术,可以肥沃土地调理风水,但有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欠收乃至旱灾水灾,颗粒无收的状况,因为神祗的神力不能随意使用,必须保证收支平衡,若否神祗自身也维持不住。

这是第一,神力消耗。

还有第二,信仰问题。

虽说神道香火,来自人道供奉,但并不是说人多了,香火就一定会多。

这还涉及到一个信仰是否坚定的问题。

信仰必须坚定,供奉才有效果,因为香火这种东西,本质是人的神魂愿力,而不是那一柱香烛若是信仰不坚,那就是有千万人上千万柱香,神明也得不到一丝香火。

而信仰这种东西,有时就像安慰剂,你受了伤才会需要它,甚至对其产生依赖,

假如你吃得饱,穿得暖,娇妻美妾,儿女双全,人生已经幸福美满到没有什麽缺憾了,那你还会求神拜佛,让他们保佑自己吗?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

毕竟有所求,才会有所信。

所以,作为神祗,你要保证治下百姓的生活,但又不能让他们生活得太好,必须要让他们有所欠缺,有所需求,这样他们才会来求神拜佛,供奉香火。

这就是御民之法。

虽然听起来很混帐,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混帐话它也有一定的道理。

人吃饱了没事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他们会想方设法的给你找事干。

综合以上两个原因,这个世界虽有神抵与神术,但生产力并未得到多少提升。

相反,神抵的存在,还一定程度的抑制了文明的发展。

为了让世人信仰神明,源源不断的供奉香火,他们做了很多抑制之事,甚至形成了恐怖的阶级壁垒,将发展空间与上升通道几近封死,一切不利于神道的事物,都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哪怕只是牺牲一时,换取长远利益都不允许。

毕竟,长远利益是将来才能看到的,而一时的牺牲却是切切实实摆在眼前的,谁来做这个牺牲,谁愿做这个牺牲,换取那所谓的长远利益?

人性如此,神性也是一般,能为大我牺牲小我者永远是少数。

渖河虽然初来乍到,对此方世界了解不深,但凭着穿越者的眼界与数世修行的积累,透过各种表象与端倪,他还是看清了这个世界的局势。

神道在上,人道在下,安于现状,不愿发展,甚至惧怕改变,如同一潭死水!

这种局面,不利于渖河发展。

毕竟一个萝下一个坑,上边那帮家伙占着不动,下边的他要如何出头,总不能真熬个几千几万年吧?

更别说职业晋升,还需要制造影响,要是什麽都一成不变,那他还晋升个毛线。

利益相冲,立场相对,渖河可以预见,自已将来必定会与此世的神祗爆发冲突,甚至生死对立。

不过无所谓,他又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只不过以前挡着他的是人,如今是神。

人也好,神也罢,障碍者,都要清除。

渖河已经做好了准备,当一根「搅屎棍」兴风作浪的准备。

他要搅动这一潭死水,令其焕发出生机,谋求更大的发展,更高的成就。

就从这小黄村开始!

渖河站在田垄之上,调动神力施展神术,肥沃这几十亩农田的土地。

小黄村有三百二十亩田地,其中五十亩是良田,七十亩是熟田,剩下两百亩都是生田。

良田产量最高,熟田次之,生田最末。

现在渖河就在以肥地术,肥沃这两百亩生田,令其向熟田转化。

二百多亩生田,尽数化为熟田,若是给其他村土地知道,那一定会痛诉渖河败家。

一个村子,几百口人,哪里用得着这麽多熟田,有个三成保证基本生活就行了。

肥那麽多地,就算能让村子人口增加,获得更多的香火供奉,消耗的神力短时间内也补充不回来。

更何况这肥地之术,只能维持一时,不能永久持续,等肥力耗尽又要补充,最后辛辛苦苦下来,最多就是收支平衡,或者略赚一点香火而已。

这是何必呢,土地是神明,又不是牛马,哪有不捞香火,白给村民干活的道理?

简直败家!

常规而言,确实有些吃力不讨好。

但渖河不属常规。

他的土地职业,有【神道食香】这项天赋,对香火的吸收与利用远超普通的神祗。

所以,他大肆使用神力肥地的行为,并没有那麽吃亏,只要后续小黄村的人口提升上来,宋家的实力也得到壮大,那他此时的付出必会获得巨大的回报,绝不只是赚一点那麽简单。

这还只是一阶职业与一阶天赋,等之后经验蓄满再度进阶,凭着这段时间他对小黄村的经营,

必定会获得更加强力的发展性职业或天赋,增强小黄村「种田」的效果。

有田就有粮,有粮就有钱。

将这两样把握在手,宋家与小黄村就能逐步发展,直至做大。

如此这般,半月过去,渖河不惜代价,终是将小黄村的两百多亩生田转为了熟田。

生田转为熟田之后,农作物产量起码可以提高三成。

这是神道之术的运用。

过段时间,局面稳固之后,渖河还准备梦中授法,将一些肥料的制作法门传给宋文,不用太好,更不用到化肥那种级别,只要略微优于当下的土肥即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