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0章 逼迫(1 / 2)

加入书签

第270章 逼迫

面对此人话语,陆季没有回应因为确实不好回应。

这些年来,清河黄山之地,一直被重点关注。

此次宋冠之事,不仅牵扯到风头正盛的宋氏,还牵扯到传承久远的李氏,一个坐地豪强,一个郡望世家,在金阳府内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但这不是重点,起码对陆季来说不是。

什麽宋氏李氏,什麽豪强世族,在他这位金阳府文判,长生久视的五品正神面前,不过尘土一般,根本无足轻重。

重点是他一手提拔,扶持起来的那位小黄山山神!

他做了一件事情,一件看来与宋冠之事几乎没有关联的事情。

上参东平县城隍,告他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甚至图害人命。

这才是陆季愤怒的原因。

他想干什麽?

你一个小黄山山神,不好好管着你那一亩三分地,没事去告人家东平县城隍干什麽,人家哪里得罪你了?

难不成那宋冠之事,与东平县城隍有关,还是你宋襄生前在东平县受了什麽委屈,如今成了气候,有了本事,就要打击报复?

你告就算了,还双管齐下,不仅自己参了一本,还让清河县令与各地为官的宋氏族人,共同参告东平县令与东平张家,一副要赶尽杀绝的架势。

这是要干什麽!?

「显而易见!」

那名红袍官人,准确的说是金阳府武判周博冷声一笑:「他已不满足那小黄山神的七品官位了,此次参告东平,便是借题发挥,以公正法度之势,为自身谋取私利,看似大义灭亲,其实大奸似忠!」

「......」

陆季看了他一眼,依旧不作回应。

这点心思,周博都看得到,他又怎麽可能看不出?

这些年清河黄山蓬勃发展,两县之地已有近百万之民,那宋襄坐地为王,表明上看虽然还是七品小神,但香火之盛,怕是一些五六品的正神都不及。

大势已成,根基已固!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成就如此根基之后,他还会甘愿当那七品小神吗?

自然不会,必要进取!

可如何进取?

先不说神道之位,向来是一个萝下一个坑,上边有了空缺,下边才能填补,就算没有这重限制,他赴任小黄山才几十年,就已经升到七品官位,这升迁速度已经远超其他没有背景的小神。

别的不说,就说那清河县城隍,在清河任职已有两百馀年,如此都还是八品官身,没有达到县城隍最高的七品,你一个同等位格的小黄山山神,才几十年就升到了七品,还有什麽不满足?

应该满足了,起码府里觉得他应该满足了。

所以限制,乃至打压,是近些年府里对清河黄山,还有他这位小黄山之神的态度。

升迁,是绝不可能升迁的!

如此,矛盾就来了。

一个图谋进取,一个有意打压,双方不说势同水火,也有些剑拔弩张了。

这个局面下,他要怎麽再进一步?

无非两种选择,要麽翻脸掀桌,要麽投机取巧。

如今他就选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翻脸又不完全翻脸,投机又不完全投机。

这话听来虽有些矛盾,但其实很容易理解。

他作为小黄山山神,只有治理地方的责任,没有监察其他神祗的权力,如今参告东平县城隍,就跟当年让宋氏之人越县入府,邀功请赏一般,是官场大忌的行为,甚至可以说在与上官乃至州府打擂台。

如此,自有翻脸的嫌疑!

但这脸,他又没有完全翻过去。

因为他只是参告,并没有实质的行动,更没有将那东平县城隍直接打杀。

越权上告,确实是官场大忌。

可问题是,官场并没有明文规定,说不能越权上告啊!

所以他这个脸,翻了又没有全翻,只是表现出一种姿态,一种我要上位的姿态,以触动潜在规章的方式,逼迫府城让步,给他进行升迁。

虽然这犯了官场大忌,但他有法度大义在身,所以府城也不好公然呵斥于他,更加不能给他定一个越乃至造反之罪,否则便失了法度大义。

当真好心机!

陆季怎麽也没有想到,一个平平无奇的教谕学究,竟能做大到今时今日这个地步。

短短几十年,就从一个不入流的十二等村土地,跃升成雄踞一山二县的七品山神,甚至还与府城打起了擂台,借题发挥,逼官要权。

这样的手段,这样的心机,真是一个县学教谕能有?

更要命的是,一手提拔他的人,是自己,金阳府文判官陆季!

陆季现在,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受。

好家夥,这挖出来的哪里是什麽璞玉良才啊,分明是一个要命的阎王。

现在他才七品,就敢跟府里逼官要权,要是给他称心如意升到六品乃至四品五品,那岂不是.

陆季甚至都不敢再想下去。

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眼看陆季沉声不语,周博又是冷然声笑:「都到今时今日这个地步了,陆兄难道还想担护于他?」

「.......」

陆季听此,终是抬头,警了他一眼,随即便将话锋逼回:「那你想如何?」

「哼!」

周博冷哼一声:「此子存心不良,理当削去官身名位,打回阴魂白身,永不录用!」

「是吗?」

陆季一笑,神色不变:「那你怎麽还不去?」

「......

此话一出,周博顿时沉默,许久方才言语:「那还要请陆兄与我前去面见府君,请府君下谕,再调遣府兵,毕竟他怎麽说也有七品名位在身」

「你也知道他有七品名位?」

话语未完,便被打断,陆季冷眼看他,做出关键一问:「你要以什麽罪名削他名位,就因为他参了东平县城隍一本?」

「这——」

周博话语一滞,不知如何作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