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创造条件(2 / 2)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屋里的灯光暗了下来,两人依偎在一起,不再说话,只静静感受着彼此的温度。
晚上七点,后沟胡同里静悄悄的,只有几户人家亮着灯。
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缓缓停在胡同口,李哲和孙涛先后下车。李哲打开后备箱,孙涛弯腰提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袋口露出几分精致包装的边角。
「李哥,您还是头一回来韩主任家吧?」孙涛掂了掂手里的袋子,熟门熟路地往胡同里走。
「是头一回,这地倒是离我住的苏州胡同不远。」李哲打量着四周,胡同两侧的砖墙爬着些藤蔓,不远处就是崇文门菜市场的后门,他虽没来过后沟胡同,对这周边却还算熟悉。
「跟我走,韩姨家在胡同东边!」孙涛在前头带路,拐了两个弯,进了一个大杂院。
院中央的水池边,一个穿着碎花衫的女人正蹲在那儿洗衣服,见两人进来,抬头笑道:「呦,孙涛来了!」
「刘嫂,还没做饭呢?」孙涛笑着打招呼,脚步没停。
「没呢,你刘哥今儿回得晚,不急。」刘嫂应着,目光落在李哲身上,好奇地问:「这小伙子是谁啊?长得真排场。」
「我哥们儿,跟我一起来看韩姨的。」孙涛没多解释,脚步加快了些。
「急啥呀?」刘嫂打趣道,「青禾今儿没在家,你就算来也见不着。」
「我知道她不在家,正因为她不在,我今儿才过来看韩姨;她要是在家,我还不稀罕来呢!」孙涛嘴硬道。
「嘿,你这小子就嘴硬吧!以前整天跟在青禾屁股后面跑,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刘嫂笑得更欢了。
「得嘞,您是火眼金睛成了吧?不跟您了,回见!」孙涛选下这句话,带着李哲往后院走。隔着老远就喊:「韩姨,韩姨!」
「呦,孙涛丶李哲来啦!快进屋坐!」韩主任掀开门帘,笑着迎出门,又问:「你们吃饭了没?没吃的话我给你们做,家里有现成的菜。」
「韩主任,您别忙活了,我们吃过饭才来的。」李哲连忙说道。
孙涛警见桌上放着一杯麦乳精和一块桃酥,皱起眉:「韩姨,您晚上就吃这个啊?」
「中午吃多了,晚上一个人懒得做,再说这不挺好的嘛。」韩主任招呼两人:「快坐,我去给你们倒茶。」
孙涛趁机把编织袋里的东西往外掏,一个个印着「友谊商店」字样的精致袋子摆到桌上:「韩姨,这些都是李哥给您带的。」
韩主任带着点责怪的语气说:「都这麽熟了,来就来,还带什麽东西?净乱花钱,以后不许这样了。」
「韩主任,您从副主任升成主任,这是大好事,我们也想跟着沾沾喜气。」李哲笑着解释,「这些东西都是朋友送的,我在家放着也用不上,就借花献佛给您带来了。」
李哲带来的东西共四样:第一样是羊绒衫,这年代很流行,属于高档商品,正适合韩主任这个年纪;
第二样是两条万宝路香菸,韩主任自己不抽菸,但以她的级别,难免需要社交走动,外国香菸是稀缺货,送礼也有面子;
第三样是一盒巧克力和一盒黄油曲奇;第四样是一盒燕窝礼盒。
「你们也忙了一天,快坐下歇会儿。」韩主任端来两杯茶水递过去,随口问:「最近『365蔬菜店』的生意怎麽样?」
孙涛和李哲对视一眼,说道:「韩姨,我上次来得仓促,没来得及跟您说,我们蔬菜店最近生意还真受了点影响。」
「怎麽回事?」韩主任追问。
孙涛解释:「朝内菜市场也在外交公寓开了家蔬菜店,叫『朝内菜市场第一涉外蔬菜店」,简称『朝外蔬菜店』。我们卖什麽,他们就卖什麽,摆明了是抢我们生意。」
「东施效。」韩主任轻哼一声,又问:「生意影响大吗?」
「是有点影响,但我们也在积极调整应对。」孙涛答道。
李哲没说话,却从韩主任「东施效」四个字里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便追问:「韩主任,您觉得朝内菜市场开涉外蔬菜店,是为了赚钱,还是有别的目的?」
「想挣外汇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估计是看到崇文门菜市场受了上级嘉奖,也想效仿罢了。」韩主任笑道。
李哲点点头,大致明白了她的意思。
韩主任忽然想起什麽,又问:「对了,青禾有些日子没回来了,她现在忙啥呢?还在种菜吗?」
孙涛立刻竖起耳朵,他也很关心周青禾的动向,只是不好意思总问李哲。
「韩主任,您得改口了,现在该叫『周老师」。」李哲笑着说,「小周老师现在给村里的种植户做培训,大家都很喜欢她讲课,她也很热心,忙得不亦乐乎。」
韩主任笑了笑,又转向业务话题:「说到种植户,你们四季青公司今年的蔬菜大棚规模有多大?」
「大概五百亩左右。」李哲答道。
「嘴,那可真不少!」韩主任赞叹一句,随即提议:「能不能给我们崇文门菜市场供应一些蔬菜?」
「这得看情况。」李哲如实说,「今年种植规模虽大,但大部分蔬菜都被京城市蔬菜公司收购了,由他们统一分配。京城市场这麽大,一分下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韩主任点点头,又问:「那你觉得,什麽时候咱老百姓也能吃上冬菜?」
「明年冬天。」李哲语气笃定。
韩主任露出期待的神色,感慨道:「要是京城老百姓真能吃上平价冬菜,你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谈不上。」李哲摆摆手,「就算没有我李哲,也会有王哲丶孙哲,随着科技和种植技术发展,越冬蔬菜的推广会成为趋势。」
「行啊,年纪不大,倒挺谦虚。」韩主任脸上带着几分赞赏。
在她看来,换成别的年轻人,做出这样的事业,早就飘得没边了,单从这一点看,李哲就很不一般。
聊了一阵,李哲话锋一转:「韩主任,我们『365蔬菜店』经营有些日子了,渠道稳定丶收益不错,也受不少顾客好评。所以我想再开一家分店,您觉得怎麽样?」
韩主任微微眉,沉默了片刻后,问道:「你想在哪开分店?」
「选在三里屯附近。」李哲之所以选在这,并不是看重后世声名在外的三里屯酒吧街,而是周边的第二使馆区附近。
这里居住着大量外交人员及家属,是外籍人士的集中区域。在这儿开涉外蔬菜店,潜在客户群不小,生意不会比外交公寓差。
韩主任思索片刻,有些为难的说:「前段时间国务院刚发了文件,明确说个体工商户丶私营企业不能挂靠国营丶集体企业经营。现在开分店,等于是顶风作案,不好办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