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1章 局外人(2 / 2)

加入书签

村民们听得眼睛都直了,纷纷问:「那南方真有那麽好?你赚了不少吧?」

快嘴笑着敷衍了几句。

聊着聊着,他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北,远远就看到一栋气派的二层小楼——红砖墙,玻璃窗,四周还砌着两米多高的院墙,看着就气派。

快嘴想起媳妇说的话,知道这是李哲家新建的房子,心里不禁有些惊讶:娘嘞,这院子可真大,在村里也算独一份了。

他继续往前走,越走越震惊——原本空旷的土地上,如今布满了大棚地基,有的刚挖好大坑,有的已经砌起了厚厚的土墙,还有的用竹竿搭起了架子,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快嘴抬头一看,只见六台黄色的挖掘机正在施工,机械臂挥舞着,场面壮观得很。

「娘嘞……」快嘴惊得差点张大嘴巴,这挖掘机他在南方只见过一两台一起工作,没想到村里居然有六台!

他走了一路,跟不少干活的村民聊天,大家嘴里说的全是李哲和蔬菜大棚,说李哲有本事,跟着他干能赚钱,以后村里还要建种植园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快嘴越听越好奇,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四季青公司的食堂门口。

这食堂比他昨晚看到的更气派,门口还挂着「四季青公司员工食堂」的牌子,里面隐约传来做饭的声音,规模真的赶上南方的小工厂了。

就在快嘴愣神的时候,不远处的土路上开过来一辆白色小轿车。

车子平稳地停在食堂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白衬衫丶西裤和黑皮鞋的年轻人走了下来——他身姿挺拔,腰里挎着一个黑色的寻呼机,手里提着公文包,气质干练又沉稳。

快嘴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却又不敢认——这穿着打扮,这气度,怎麽看都像南方那些工厂的老板,哪像村里的农民?

……

大食堂里满是饭菜的香气,二十多名新招的员工围着长条木桌吃饭,说说笑笑,格外热闹。

今天的大锅菜油汪汪的,肥瘦相间的肉块炖得软烂,粉条吸满了肉汁,豆腐和白菜也炖得入味,旁边的竹筐里堆着雪白的白面馒头,还有一大桶飘着蛋花的清汤。

「这饭菜真解馋!比家里过年吃得都好!」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手里攥着四个馒头,大口往嘴里扒拉着菜,嘴角沾了油也不在意。

他以前在家顿顿都是玉米糊糊配咸菜,自从进了四季青公司,天天能吃白面馒头,隔三差五还有肉,不到半个月就胖了好几斤。

旁边的小伙子吃得更快,一碗菜很快见了底,他端着空碗快步走到窗口,对着里面的李酒缸笑着喊:「酒缸叔,再给我打一碗菜,多来点肉!」

「你这小子,饭量可真不小!」李酒缸笑着接过碗,满满舀了一勺菜,还特意多添了两块肉,「慢点吃,别噎着,锅里还有呢,管够!」

小伙子端着碗回到座位,刚坐下就听到有人感慨:「跟着李老板干就是好,不光工资高,连饭都这麽香。我以前在镇上工地干活,顿顿都是干硬的窝头,哪有这待遇!」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眼里满是满足。

隔壁的小食堂里。

李哲丶老李丶朱益民和金百万围坐在一张方桌旁,面前同样摆着大锅菜和馒头,只是吃得慢些,时不时停下话来讨论事情。

李哲喝了口汤,看向三人:「现在到了大棚蔬菜育苗的关键时候,公司最近事多,大家要是遇到什麽问题,别藏着掖着,及时跟我说。」

金百万放下筷子,抹了抹嘴,率先开口:「老弟,还真有件事得跟你念叨念叨。现在跟着咱们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这化肥的用量可比种庄稼多多了。

我去镇上供销社问了,他们说最近库存紧张,怕是供不上咱们的需求,尤其是优质的复合肥,更是紧缺。」

李哲放下碗,想了想说道:「这个好办。二姐那边刚拿到一批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咱们跟外贸公司结算的时候,可以从外贸公司换一批化肥,质量不比供销社差。」

「这主意好!」金百万眼睛一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化肥短缺的问题,还能拉近跟种植户的关系。」

老李在一旁听着,也插了句嘴:「要不我提前去跟种植户们打个招呼?问问他们谁想从咱们这儿买化肥,统计个数量,省得到时候不够分。」

「可以,不过别强求。」李哲点点头,「愿意自己去供销社买的也随他们,咱们不搞强制那一套。」

几人正说着,一直低头吃饭的朱益民忽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老弟,我也有件事想说,就是不知道该咋开口。」

「朱哥,咱们都是自己人,有话直说,不用藏着掖着。」李哲看向他,语气诚恳。

朱益民搓了搓手,脸上带着几分为难,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成,那我就直说了,我也不怕得罪人——我觉得咱们新招的这批人,不太行。」

这话一出,小食堂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

前段时间因为大棚扩建,公司招了二十多个新员工,大多是村里沾亲带故的人,有的是员工的亲戚,有的是村干部推荐来的。

这倒不是李哲有意而为,只是在农村搞种植业,这种情况很难避免。

李哲语气严肃起来,「朱哥,你说说具体有啥问题,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最让我担心的是防火问题。」朱益民皱着眉,语气沉重,「这两天我去育苗棚巡查,总能在角落里发现菸头。你也知道,育苗棚顶上的遮阳棚是化纤布做的,特别易燃;

棚里的育苗盘也是塑料的,一旦着火,整个育苗棚都得烧没了,到时候咱们这季的菜苗就全完了!

我跟他们说了好几次,不许在棚里抽菸,可就是有人不当回事。」

李哲点点头,脸色也凝重起来:「防火确实是大事,半点不能马虎。朱哥,你继续说,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朱益民又叹了口气,「上周移栽西红柿苗之前,我专门给新员工培训过,反覆强调移栽前要先给苗床施足肥丶浇透水,这样苗才能活。

结果昨天我去检查,发现有三分地的苗床根本没施肥,水也只浇了表面,土下面还是乾的。

现在天气这麽热,那些苗已经开始打蔫了,就算现在补救,活下来的概率也小,就算活了,以后产量也得受影响。」

李哲反问:「知道那三分地是谁负责的吗?」

朱益民想了想:「这我还真记不清了。」

李哲点点头,这不光是操作不规范,管理也有疏漏:「大家伙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员工休假的事。」老李也跟着补充,「我负责安排日常的农活,发现最近休假有点乱。

平常大家都不请假,可只要有一个人请假,其他人就跟着请假,而且都是头一天晚上才说,第二天根本来不及找人顶替,地里的活就得耽搁了。」

李哲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心里渐渐有了数。

之前,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人少,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大家都能拧成一股绳,不用怎麽管理就能井井有条。

可现在公司规模大了,人多了,心思也杂了,再用以前粗放的管理方式,显然是行不通了。

「这事不怪你们,是我疏忽了。」李哲抬起头,看向众人,「回头咱们制定一份员工管理制度,里面明确规定防火要求丶操作规范丶休假流程,还有奖惩办法——做得好的,给奖励;

违反规定的,该罚就罚,不管是谁,都不能例外。

另外,再找个时间,给所有员工开个会,把制度讲清楚,让大家都明白,咱们现在是正规公司,不是以前的小作坊了。」

金百万点点头:「还是老弟想得周到,有制度在,咱们管理起来也有底气,不用再怕得罪人了。」

「是啊,有了制度,大家都按规矩来,也公平。」朱益民脸上的愁容也消散了些。

李哲端起碗,喝了口汤,心里盘算着——制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得找个懂管理的人,最好是个敢于得罪人的『局外人』。

由对方负责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再把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下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样公司才能真正走上正轨,也才能支撑起以后更大的发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