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命所归者,自有神佛保佑(2 / 2)

加入书签

但是这时,梁九功过来禀告,说左都御史陈廷敬求见。

对于陈廷敬这位左都御史,乾熙帝还是非常欣赏的,这位左都御史不但才学兼备,处事还十分得体。

乾熙帝平日里闲着无事,就喜欢和陈廷敬谈天说地,

陈廷敬过来的心思,乾熙帝已经猜到了。

实际上,他也正准备叫陈廷敬过来,现在陈廷敬主动来了,他自然没有不见之理。

「宣陈廷敬见朕!」

「见过陛下。」陈廷敬朝着乾熙帝恭敬的行礼道。

乾熙帝虽然明白陈廷敬为何而来,但还是明知故问,语气淡淡的:「陈廷敬,你这麽急匆匆的请见,有什麽要紧事?」

「陛下,臣有罪!」

陈廷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皇帝怎麽可能不知道太子被弹劾的事儿呢。

但是,既然乾熙帝想装傻充愣,那他陈廷敬也只能跟着装下去。

谁让他是乾熙帝的臣子呢。

所以此时的他,是一副郑重的样子道:「臣没有管好自己的下属,以至于有些人一时义愤,竟跑来弹劾太子。」

「以臣弹君,是为大逆不道,所以臣请求陛下责罚。」

陈廷敬的这番话,听起来像认罪,但是实际上,更多的却是辩解的成分。

比如那句一时激愤,就是给那些弹劾太子之人最好的开脱。

义愤填膺,所以忍无可忍!

而这些人为的是什麽,是朝廷的江山社稷!

皇帝您要是怪罪的话,那就是责罚忠臣,会让天下的忠义之士为之寒心。

乾熙帝看着磕头认罪的陈廷敬,心里的火气又多了几分。

他很想拿陈廷敬出出气,却也知道自己这样做,并不是什麽明智之举。

他可以大手一挥把陈廷敬给杀了,可是接下来面对那些御史言官的,就不是太子,而是他这个皇帝了。

「陈廷敬,你也是多年的老臣了,先帝在位的时候,都说过你办事妥帖,这次为何如此的鲁莽?」

乾熙帝淡淡的道:「你可知道,有些事情一旦铺展开来,就是覆水难收了。」

「臣明白,臣请陛下给老臣一次机会,让老臣将功赎罪。」

陈廷敬无比诚恳的道:「臣也相信,那些年轻人都是无心之失,一旦明白了事情的轻重缓急,

定会迷途知返,并感念陛下的恩德。」

乾熙帝看着磕头的陈廷敬,知道陈廷敬的目的,还是想保下那些弹劾太子的御史。

毕竟,弹劾太子,无论成与败,都要承受弹劾太子的反噬。

他心里同样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

毕竟,这事情一旦不可收拾,太子不但名声受损,甚至还会动摇太子的位置。

更何况,乾熙帝暂时还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

就算太子这次脑子一热做了一件傻事,但是他最近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他并不想因为要惩罚几个参奏太子的人,从而让太子的名声受损。

「陈廷敬,如果一切如你所说,朕可以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

乾熙帝的话,让陈廷敬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虽然他临来之前,对这样的结果也有所预料,但是,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事情都在掌握之中。

现在,既然乾熙帝金口玉言答应下来,那只要是自己让那些下属不再说这件事儿,那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漫天的乌云,也算消散了。

至于以后太子是不是因此受到影响,就不是他这个皇帝的事情了。

「多谢陛下恩典!」陈廷敬行礼之后,就告辞离去。

又了一口气,乾熙帝的心里更不舒服了。

乾熙帝是一个要强的人,就这麽一天两次不得不将怒气压在心里,让他非常恼火。

「去把太子给朕叫来!」乾熙帝以往对太子,都要说一个请字,但是此时,他的声音又冷又狼。

沈叶见到梁九功的时候,已经知道了自己被御史弹劾的事情。

梁九功在请太子的时候,倒也没有说乾熙帝找他所为何事,只是用一种轻飘飘的语气提醒道:「太子爷,您可要快着点儿,这次陛下挺急。」

「您可别让陛下久等了!」

梁九功的话,给沈叶委婉地传递了乾熙帝的态度,不过沈叶对于这等的情况,并不着急。

他又不是胡说八道,他的办法,实际上是上上策,有什麽可慌的。

所以他淡淡的道:「那咱这就过去。」

梁九功看着气定神闲的太子,心里的焦躁也跟着放下了。

太子好像有所准备。

但是这件事情,太子该如何给皇上解释呢?

来到乾清宫,乾熙帝正在看奏摺,以往的乾熙帝,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可是这次,见到沈叶的他,毫不留情面的训斥道:「太子,国之大事,如何能够儿戏,如何能用抽签来决定?」

「这几年你就是学了这些东西?」

看着暴怒的乾熙帝,沈叶丝毫不慌,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礼:「父皇,儿臣觉得,天命所归者,自有神佛保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