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章 仙缘(4k)(2 / 2)

加入书签

「这位兄台,可否过来跟我多说两句?」

「自然,自然!」年轻人连忙应着,走到杜鸢面前时仍有些拘谨,双手垂在身侧,连头都不敢抬太高。

杜鸢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失笑:

「兄台不必这麽紧张,坐下说便是。我既肯为你开一间厢房,难道还吝惜这一张椅子不成?」

年轻人这才敢挨着桌边坐下,双手仍规矩地放在膝上。

杜鸢指了指他的胸口,开门见山问道:「这位兄台,你莫不是从西南过来的?」

「啊?」年轻人猛地抬头,眼睛倏地睁大,满是诧异,「您丶您怎麽知道?」

说罢,他又跟着说道:「先前西南大乱之时,我稀里糊涂捡回一条命后,便一刻不敢耽搁地往京都赶。就怕没能读完圣贤书,也没能把一身所学报给天子。」

杜鸢没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又笑了笑,接着问道:

「你路上,是不是遇到过一头大白猿?」

「唉呀!您连这个都知道?」

年轻人这下是真的惊住了,忙从怀里掏出一本线装书。

书页边缘有些磨损,却被擦拭得乾乾净净,看得出来主人十分珍视。

他捧着书递向杜鸢,语气里带着几分激动:

「先生您不知道,当日我撞见那白猿时,还以为自己要命丧当场了!可它不仅没伤我,反而塞给了我这本书。」

「我翻着看了,这像是哪位前辈先贤的随手手记,前面的道理丶感悟虽稍显稚嫩,却能看出层层递进的深意;越往后读,越是满纸微言大义,实在厉害!」

杜鸢伸手接过手记,指尖触到泛黄的书页时,心中忽然一阵感慨——他怎麽也没想到,那老白猿竟把这东西送了出去。

他轻轻按在书页上,抬眼看向年轻人,语气郑重:

「你可千万别只当它是本普通的手记。这东西,远比你看到的更珍贵,分量重得很。」

年轻人连连点头,眼里闪光,语气中更满是对书主人的崇敬:

「我知道!就凭上面的道理,哪怕只读懂十分之一,也够我受用一辈子了!」

「我想说的不止这些。」杜鸢打断他,目光落在对方脸上,最后两个字说的极轻,却又咬的极重,「这东西,是『仙缘』。」

他刻意加重了语气,就是想让年轻人明白这份机缘的贵重。

可没想到,年轻人听完后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指尖轻轻摩挲着手记的封皮,眉头微蹙,眼神却愈发郑重,半晌都没说话。

良久,年轻人忽然抬手,将手记轻轻推到杜鸢面前,坚定道:

「先生,如果这真是仙缘,那我不能要,还是给您吧。」

「嗯?」

杜鸢愣了,一路走来,他见过不少人为了一丝虚无缥缈的机缘争得头破血流,甚至不惜伤天害理。

就像那河东柳氏,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缘,竟勾结威王在虎牢山残害百姓。

可眼前这年轻人,却把送到手边的仙缘往外推,这还是头一遭。

他忍不住追问:「为何不要?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仙缘!」

年轻人眼底虽有几分不舍,却很快压了下去,语气格外坦然:

「先生您一眼就能看出这麽多门道,本事定然比我大得多。这手记在您手里,才能发挥真正的用处,也绝不会害了您。至于我」

他顿了顿,眼里泛起光,声音也清亮不少:

「我这辈子想做的,是读遍天下圣贤书,把一身所学都报给天子。」

「天子开科举,给了我们这些寒门子弟一条向上的路,一份读书报国的机会。所以,我想要回报天子,并把这份机会一直传下去。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也觉得这比什麽仙缘都实在。」

一番话说罢,杜鸢十分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许久之后,他笑道:

「难怪那老白猿会把这东西交给你,这的确合适。」

说着,杜鸢又将其推了回去道:

「此物不仅是一份仙缘,还是你和那白猿之间的因果,拿着吧。今后,定然会有大用的。」

为了不让他拒绝,杜鸢又特意补了一句:

「你不是想要读更多的书吗?拿着这个,就能行!」

年轻人被堵了回去,只得拱了拱手继而小心收好这份仙缘。

等到杜鸢二人各自回屋休息之后。

一个富商打扮的人,方才走到了那掌柜跟前,不等对方问话。

他便甩了一枚玉佩过去,掌柜不解接过,待到看清之后。

旋即大惊道:

「大人,您怎麽来我们这儿了?」

京都开店的,尤其是这种占据要道的店,基本都有关系。他们家的关系就是眼前这位富商打扮的男人。

对方是世袭的威武伯,虽然不在从政,但手上的关系和能耐,却一点不小。

「我来不来不关你的事情,我接下来要说的,你都给我记好了。」

「您说,您说!」

掌柜点头哈腰不停,对方则是指了指杜鸢刚刚坐着的地方说道:

「刚刚坐那儿的那位先生,十分不一般。你回头记住,对待这位先生,绝对不能失礼,当然了,钱帐照常。只要不失礼就是。」

「然后,你在备一份恰达好处的『薄礼』,给那年轻人。回头,一定要问出他在什麽地方落脚。然后我好找过去拜访。」

「是是是,小人谨记,哎?大人,您是不是弄反了?」

掌柜急忙表示好好记下了。

可马上,又是错愕抬头,既然不一般的是那位先生,对那年轻人这般上心也就罢了。怎麽连那先生的钱帐都照旧?

这不应该赶紧免了吗?

怎料,对方却是嗤笑道:

「什麽档次的人就该攀什麽档次的关系。太高的,呵呵,要死人的!」

适才,他就坐在杜鸢旁边用膳,可却惊觉,杜鸢和那年轻人说的仙缘云云,明明听众甚多,可却只有他一个人真切听见。

于是,他便明悟,这就是自己的『仙缘』。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