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储君之位(2 / 2)

加入书签

李祺低声道:「为夫猜测父皇已经动了立储君的心思,如今可能被立为储君的一众人,都和为夫没有牵扯。

所以召为夫进宫,询问意见。」

临安公主闻言顿时一颤,紧握住李祺的手,「驸马,这件事不是我们能参与的。」

李祺心中已经大致有所规划,轻拍临安公主手道:「你放心吧,为夫明白其中胜败,你在家中看好穆儿,此事后为夫大概会沉心于士林之中,少理朝政之事。」

说罢李祺离开公主府,随着宫使进宫。

奉天殿中,朱元璋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出现了明显的苍老和灰败,李祺不敢多看,问好后便跪在地上聆听圣训。

「李祺,知道咱为什麽叫你进宫吗?」

「儿臣不知,还请父皇示下。」

「你在士林中声望大振,咱对天下有些疑惑之处,想要请你这位当世鸿学大儒解答一番。」

李祺闻言只觉冷汗瞬间浸透了全身,他立刻涕泪道:「父皇之盛赞,儿臣愧不敢当。

李氏的罪责,按大明律,本该夷灭三族,但父皇因亲情存活我家,对罪臣既往不咎,甚至赐予官职,这是天大的恩情。

儿臣能有今日些许微名,全赖父皇之恩,不至于做黄泉孤魂,竟名躁今世。」

殿中气氛随着李祺这一番话轻快了几分。

朱元璋久久不曾说话,李祺不敢抬头,良久才听到皇帝叹息道:「圣人曾言,满招损,谦受益,诚乃金玉良言。

你的父亲李善长若是有你如今的见识,君臣何至于走到如今地步。

咱想了很久都不明白,你父亲明知道胡惟庸作乱,为什麽不向咱汇报。

你是他的儿子,你一定知道他的心思,你能告诉咱为什麽吗?」

李祺闻言又是冷汗涔涔。

穿越以来,他也一直在想李善长为什麽知情不报。

毕竟以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关系,肯定是察觉出了什麽。

推算到最后,最合理的解释,竟然是李善长对朱元璋不满,故意的。

洪武朝有很多冤案,比如空印案,但杀胡惟庸丶李善长丶蓝玉这三个人,朱元璋最多属于不念旧情,还真不是冤枉这三个人,那些被牵连抄家的人才是真的惨。

「胡惟庸天性奸刻,有蒙蔽他人之能,父亲年老糊涂,远不如父皇圣明英断,儿臣时时刻刻以此警示,还请父皇明鉴。」

「你也不用给他掩饰,咱和他相识几十年,他就是心眼小又贪爱权力,咱撤了他丞相的职位,他对咱不满了!」

李祺觉得再这麽说下去,把皇帝的恨意翻出来,可真就不妙了,好在朱元璋自己住了嘴。

「咱把你召进宫,的确是有大事问你,你是临安的驸马,国朝重戚,又有天纵的才华,注定是未来大明的栋梁。

咱想问问你,你觉得未来大明该交给谁?」

「啊?」

朱元璋这句话太直接了,让早有准备的李祺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麽接。

下一瞬他回过神来,立刻叩首,战战兢兢道:「皇朝社稷,父皇自有制度,何须臣下妄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