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雨尽天明(1 / 2)

加入书签

第142章 雨尽天明

「现在你可以为太子辩言了!」

外间是风狂雨骤,电光驰掣,武英殿中寒意森然。

李显穆向着被纱幔所拦的殿外瞧了一眼,但见雨势连绵,接天连地,毫无停止之机。

天光不明,大日未见,唯有层层黑云居于天上。

「臣李显穆叩见陛下。」

「数日前所传奏章,其条条为虚,列列为假,不足以采信,皆荒谬之言也,皆奸邪之言也,皆徒为天下人笑之言也。」

气氛凝滞的殿中,李显穆堂皇而道。

他一上来便将奏章中所呈全部打倒,这便是要大胜而胜,一点儿攻讦太子的机会都不给敌人留下。

伏在地上的朱高炽仿佛腰间渐渐产生了力量,有人扶着他的腰胆,于是他缓缓抬起了头,只见李显穆面容肃然,如山之重,如铁之坚,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势。

皇帝在上靠着皇位,微微眯着眼,没有说话。

「表弟说笑了,妖术之事遍及大明,你说是假便是假吗?睁着眼睛说瞎话,表弟可真是装糊涂的高手,但若要以为,能以此便为太子殿下脱罪,那可真是荒谬绝伦了。」

汉王自然不会让李显穆如此轻易为太子辩言,妖术之事,乃是事实,他不相信李显穆能堂而皇之的将这件事压下去。

那岂不是有颠倒黑白之能?

李显穆并没有回应汉王的问话,而是自顾自说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皆不缺乏巫蛊妖术之事,陛下难道忘记了让汉朝陷入衰落的巫蛊之祸吗?」

在中国古代,秦皇汉武都是名声非常差的皇帝,李显穆说出此事,顿时让殿中众人色变。

外间一传来几声轰隆雷鸣,雨势愈急,雨声欲大,仿佛是对他此言的应和。

汉王更是仿佛抓住了李显目的痛脚,厉声呵斥的道,「李显目你狂悖犯上,岂可将我朝圣上与汉武那等暴君相提并论,你是何居心!」

朱棣依旧循迹于皇位之上,面不改色,既不曾被汉王的挑拨离间而激怒,也不曾对巫蛊之事有何动容,他又如何不知巫蛊之祸呢?

在发动此事前他自然是想过的。

皇帝不曾有反应,李显穆依旧无视汉王所言,「汉武帝时,卫太子剧深陷巫蛊之事,最终导致被冤杀,此史书所载,汉武帝被妖邪之人所蛊惑,即江充丶苏文等人,至晚年时,汉武帝幡然悔悟,方知太子乃是被人所构陷,悔之晚矣,立思子宫。

汉武帝那等暴君晚年亦曾幡然悔悟,知晓巫蛊之事,不过子虚乌有,我朝圣上神明天纵,实乃世上第一等圣君,自然是会胜过汉武帝百倍,是以当在巫蛊之事,先发之时,便将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扼杀于摇篮之中!

纵然无臣,陛下亦必将识破妖术之事的可笑与荒谬。」

汉武帝都能认识到巫蛊之错的荒谬,陛下你比汉武帝强了一百倍,总不能连汉武帝也不如吧。

汉王和赵王闻言愕然,万万没想到李显穆竟能从这种角度为太子开脱,实在是巧辩之才,令人震撼。

这下就连皇帝都笑了起来,但他的笑声中却没有几丝喜色,只是凉凉的问道:「若是朕今日非要追究妖术之事,那朕便是汉武帝那样的暴君了?」

「妖术之事与巫蛊之事岂能相提并论,一者纯属子虚乌有,一者乃发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其事不同,其势亦不同!」

汉王见到皇帝对李显穆此言并不赞同,连忙欣喜接话,给李显穆添堵,施加压力。

方才之言没有奏效吗?

李显穆扪心自问,不!

一定是奏效了,只是还不够。

「臣不敢胁迫君上,能让君上改变心中所想的,不是臣的言辞,而是天下之间的道理。」

对皇帝之言,李显穆并不气馁,若皇帝如此容易被说服,那便没有今日之事了。

「妖术之事,巫蛊之事,无论其源起于何,其之所以能每每掀起大案丶冤案丶血案,核心皆在于世人以为真,认为能有害于圣体!

臣却认为这便是最荒谬之事。

这世上当真有妖术吗?这世上当真有巫蛊吗?这世上当真能有邪法而害圣上吗!」

李显穆的声音渐次高起来,殿外的雷声也愈发激烈交织。

「容臣斗胆一问,陛下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吗?」

李显穆一言既出,殿中沉寂。

目光中所投来的不是恐慌,而是茫然,不明白他为何会问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

皇帝是神吗?

对大明的普通百姓来说,一直以来的宣传中,皇帝是天子,天,便是至高神,身为天子,那当然是神。

不仅皇帝是神,在封建时代的主流宣传中,文臣武将皆是天上神灵所化,考中举人进士,便被称为文曲星下凡,能成为贵族,皆是天上的星辰下凡辅佐,最出名的便是李世民的应梦贤臣薛仁贵。

水浒传的话本中,梁山好汉皆是天上魔星,隋唐演义的话本中,十八条好汉皆是金翅大鹏这等神魔之种。

可身为帝国最高的统治阶级,他们都知道那些东西是骗人的,只能对老百姓说,如果在互相面前说,不过是引人发笑而已。

皇帝也是凡人,会生老病死。

朱棣从不认为自己是神,所以他很是平静的说道,「朕是一个凡人。」

李显穆深深叩首,而后大声正色道:「陛下认为自己是凡人,那为何却要相信这世上有术法呢?

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神,那神位就该落在至高无上的陛下身上,让陛下得以长生不老,得以翻山倒海,得以呼风唤雨,而至尊于人间之内!

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神,那身为陛下最亲近的大臣,就该凌驾于众凡人之上,所谓巫蛊妖术这等超人之能,岂能不落在我等众臣身上呢?

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神,又有谁能凌驾于我等皇亲国戚,甚至越过了陛下,去取得那些超人之能呢?

如果佛道真有术法,我儒家又如何能纵横于朝堂之上,而佛道居于民间呢?

如果佛道真有术法,为何科举制上学的是四书五经,而不是三千道藏丶佛经三藏呢?

如果佛道真有术法,这四海的丰登便不需要官员!

如果佛道真有术法,九州万方便不需要陛下以及百官去维持!

如果佛道真有术法,这天下又有何人敢造反?

不若将之召入宫中,日日开坛念经做法,必能退敌军,使天下兴旺!」

李显穆一字一句,磅礴的力量从其中迸发,如同高山,如同利剑,如同江河汹涌着向着所有人激射而来。

朱棣只觉脑袋嗡的一声,殿中众人,尤其是姚广孝这个三教皆通的和尚,尤其茫然地望向了李显穆。

这是从来没有人说过的丶想过的思路。

这世上有没有鬼神呢?

绝大多数人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思,是以对佛道这等夹杂了神鬼之势的谶言,总含有一种心虚之色。

可现在李显木赤裸裸的将这一切撕开,有没有呢?

如果有,为什麽不落在皇帝和公卿大臣们的身上,而是落在那些只能苟且于民间的凡人身上呢?

这句话简直为所有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李显穆的发声却没有停止,伴随着殿外的雨声丶风声,他的声音几乎要将雷声盖过,他仿佛在质问,又仿佛在宣泄,可最终一切落在众人耳边,「陛下说自己是凡人,陛下说自己没有法术,那这世上又岂能有神明?又岂能有法术呢?

是谁赐予了他们这些东西?

是上天吗?可陛下才是天子,可陛下才得到了天命!

那又是什麽邪魔外道呢?

可到底有什麽邪魔外道既能违抗天命呢?如果他们有了违抗天命的力量,他们又为什麽不自认为天命,而高居于万万人之上!

难道是他们不愿意吗?难道是他们只喜欢深藏于污泥苟且之中吗?

陛下!

其中的原因难道还需要臣去说出来吗?

因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神,也没有术法,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谎言罢了!

如果这世上既没有神明,也没有术法,那此时风行于大明的妖术之事,岂不是子虚乌有吗?

巫蛊是假的,历朝历代的邪法是假的,我大明朝的妖术,也不过是一群愚昧的百姓,所造出来的一些假话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