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朱标见朱英:是…雄英?(1 / 2)
燕王府后巷弥漫着艾草与血腥混杂的气息,三十几张草帘随着太子的脚步依次掀起。
朱标俯身,月白蟒袍下摆粘上地面褐黄药汁。
「阿婆且放宽心。」太子在第三榻前单膝点地,指尖悬在老者溃烂的腕脉上方三寸。
老妪浑浊的眼里闪着泪光,麻杆似的手攥住蟒袍衣角又慌忙松开:「太子爷,折煞老身了。」
朱标却顺势握住她龟裂的手掌,将御制避瘟丹塞进她指缝:「这丸药含着,比煎的汤剂顺口。」
他缓缓向前,清澈的目光中,泪花闪烁。
第七榻的年轻妇人挣扎着要行礼,发间木簪勾破了草帘。
朱标抬手虚扶:「娘子莫动,你膝上小郎的热散未退。」
说着解下药囊取出一个小瓶:「用这薄荷露擦他太阳穴。」
妇人颤抖的手接过:「民妇拜谢太子。」
最里间的草帘晃动。
十五岁的少年患者用破席掩面,溃烂的双腿在草垫上拖出血痕:「殿下别近前!小人身上有疫。」
朱标走到他面前,扯下半幅白纱面衣给他:「孤见过你,那年来老四府中,是你在清扫这后巷。」
少年浑身剧震,泪水冲开脸上结痂的疮痍。
随行的羽林卫看见戴思恭背过身去,这位素来稳重的老太医,官袍广袖竟在微微发抖。
这是大明朝的太子殿下啊。
最后,朱标踏上临时搭建的木台。
他一把扯下腰间龙纹玉佩,在众人惊呼中掷入煎药炉:「今日碎此玉,就是要告诉应天府二十万百姓。朝廷宁碎美玉,不弃一人!」
抽泣声如涟漪般荡开。
朱标语调忽转轻柔:「王记豆腐坊的卤水点得最嫩,李银匠打的百家锁给多少孩儿驱邪避灾。等你们好了,孤要讨赵婆婆腌脆瓜的方子呢。」
他竟一一数着巷外店铺的营生。
阳光下,太子指向太医队伍:「这些弯腰救人的先生们,才是撑起大明脊梁的栋梁。」
……
暮色渐浓的燕王府后巷,朱标踏着青石板上斑驳的药渍走向戴思恭。
太医正躬身行礼,太子已先一步扶住他手臂:「戴先生不必多礼,说说眼下最要紧的。」
戴思恭的奏报声里带着疲惫:「回殿下,城南三处粥棚已按例施药,只是,金银花丶板蓝根等药材仅够三日之用,太医院能调派的郎中不足二十人。」
朱标闻言眉头深锁,他解下随身牙牌递给侍卫:「即刻传孤令,调应天府所有药铺库存,再着五城兵马司护送周边府的药材车队星夜入京。」
「谢太子。」戴思恭大喜。
朱标摇头一笑:「孤能做的,就这些。」
戴思恭欲言又止地望向燕王府朱红的大门:「殿下不进去看看?」
朱标眯眼看去,笑着摆手:「老四家有两个孩子,孤今日走过七个疫巷,这身衣裳说不定沾着晦气呢。」
说着退后两步,月白蟒袍在晚风里荡开淡淡药香。
老太医撩袍再拜:「殿下千金之躯亲临险地,如今连胞弟府门都不入,此等爱民之心,是万民之福啊。」
「戴先生快起!」朱标急忙托住他肘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