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94 无肉不欢(1 / 2)

加入书签

苏辙幽幽地叹口气:「好想吃冰镇西瓜,哥哥净会哄人,大相国寺根本没有……」

来自一个肥宅潜力股的怨念。

吴铭哑然失笑,心想工业小甜水当真害人不浅呐,小苏这口味,以后怕是要跟王蘅坐一桌了。

火工道人很快折返,随机呈上三碗饮子,吴铭分到的是香薷饮。

碗壁微凉,但不冰冷,大概率是用井水湃(浸凉)过的。

单看色泽,这碗香薷饮和谢清欢分到的雪泡缩脾饮相近,呈棕褐色,喝过中药的宝宝应该忘不了这种颜色;紫苏饮色浅,更接近王老吉。

宋朝的夏日饮品可大致分为饮子和凉水两种,前者又称熟水,其实就是药草茶。

宋人酷爱饮用药草茶,基本可以「代茶水频次」。

香薷饮正是本朝最流行的饮子之一,尽管它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发生在《红楼梦》里,因被林妹妹饮用而名声大噪。

吴铭端起茶碗浅饮一口,凉茶入喉,带有类似薄荷的清凉口感和浓郁的芳草清香,远比王老吉香浓,只是甘中略带点苦涩,这滋味……广东人狂喜!

时至今日,粤地依然流行饮用药草茶,市面上遍地是凉茶铺,常年供应廿四味凉茶丶五花茶丶金银花茶丶斑砂凉茶……和东京的街头一般无二。

「如何?」苏辙向三人寻求认同,「吴掌柜定也更偏爱自家的凉茶罢?」

吴铭笑道:「风味不同,各有千秋。小店的凉茶只是寻常凉水,比不得这饮子,有消暑祛湿丶清热健脾之效。」

这回倒没有再拷打徒弟,他毕竟只是个厨子,而非老中医,对药材知之甚少,这碗香薷饮,他只能分辨出香薷丶甘草和茯苓的味道。

一碗凉茶下肚,不仅消了暑,更消了食。

三人的视线不着痕迹地扫过寄应六子的盘中餐,吸嗅着弥漫在空气里的浓烈荤香,喉头连接滚动。

适才在斋饭堂本就没吃饱,现在更饿了。

「再来三碗饮子,仍是一样一碗。」

吴铭这回要了雪泡缩脾饮。

缩脾饮和香薷饮共同占据饮子届的半壁江山,它酸甜的口感就像乌梅子酱,准确地说,更像今天的酸梅汤,乌梅和甘草本也是酸梅汤的主料,缩脾饮还带了些许樟香和橘香,比香薷饮更易入口。

所谓雪泡,意思是放凉冰湃后再喝,清凉感倍增,似饮冰雪。

真心不错,强烈推荐给各位穿越者!

倘若让他列一份大宋美食红黑榜,红榜上必有其名,与之相对的,素蒸鸭必上黑榜!

烧朱院的出菜速度委实有点慢,三人左等右等,凉茶都已喝完两碗,火工道人终于上菜。

三份烤猪肉相继呈于座前,都已切块切片,部位各不相同,分别是五花丶里脊和腿肉。

菜品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食材有。

宋朝皇室厉行节俭,大内和政府机构的食材大多来自东京本地的行会,即便是贡品,只要有钱,基本都能在市面上买到。

之后的明清时期乃至于近现代,特供和市食便从产地开始彻底分开,普通人即便有钱也无从购买皇家御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