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章 观音的神启!【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356章 观音的神启!【求月票】

李明达乖巧的捧着小碗回到后宫,从一元殿的冰箱里端出两碗新做的奶糕,向一元殿不远处的观音堂走去。

长孙皇后小名叫观音婢,意思是观音菩萨的婢女,李世民上位之初,就在宫里修了观音堂,还请大德高僧前来诵经,为长孙皇后祈福。

可惜长孙皇后最终还是在三十六岁那年,也就是贞观十年离开了人世。

李世民伤心不已,不仅亲自抚养李治和李明达两个孩子,还请画师画了长孙皇后的画像挂在观音堂,心情郁闷之时,便进来跟长孙皇后说说话,李治丶李明达以及年龄最小的新城公主李澄阳,也会时常进来祭拜。

走进观音殿,李明达先将一碗奶糕摆在观音菩萨的神像前,点燃香烛,跪下磕头行礼,请观音娘娘先吃,然后才将另一碗奶糕摆在侧面的长孙皇后画像前:

「母亲,女儿做了好吃的,父亲说极美味,您尝尝合不合胃口,若不喜欢,女儿重新给您做。」

八年前,李明达刚满四岁,当时的她对死亡还没认识,以为母亲只是生病了,再睡一觉就好了。

随着年龄增大,她这才明白,以后永远见不到母亲,感受不到记忆中那个温暖的怀抱了,观音堂的画像,是她唯一的念想。

李明达跪坐在蒲团上,絮絮叨叨的给母亲说着近来发生的事。

「过去父亲经常被朝臣气哭,女儿心疼不已,绞尽脑汁说些宽慰他的话,近侍们都说我像母亲,其实女儿哪有您的本事呀,您既能安抚父亲,又会教育孩子,还经常亲自纺纱织布,教化百姓……若女儿能有您万分之一的本事,也足够了。」

「自打仙长赐予父亲令牌,父亲就再也没被朝臣气哭过了,倒是舅舅头上的白发明显增多,皱纹也更深了,您若在,肯定会笑话他成了糟老头子,不再是长孙家那个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啦。」

「媚娘姐姐带来了很多书籍和课本,大唐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惜女儿天资愚笨,好多都学不会,只能夜间偷偷学习,希望能给父亲分忧,不让他过于操劳……母亲,女儿好想您,若您还在,大哥和二哥也不会走到那一步了……」

小丫头说着说着,便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她虽然每天安抚这个,宽慰那个,但毕竟才是个十二岁的小丫头,也有很多烦恼想向人倾诉。

观音堂的宫女和几个尼姑刚要过来宽慰两句,突然感觉冥冥中有人在阻止,便依次退出观音堂,留李明达一个人在殿中抽泣。

小丫头哭着哭着,许是累了,歪在蒲团上睡了过去。

睡梦中,她感受到了母亲的抚摸和久违的温暖,周身都是暖洋洋的。

等她睁开眼醒来,发现自己正对着一脸慈爱的观音神像,脑子里恍然间多了一句话:

【四十九日后,启程混元宫】

李明达呆愣愣的念诵着这句话,谢过观音娘娘和母亲,小跑着离开观音堂,找到了正在灯下教李治处理奏摺的李世民:

「父亲,方才我在观音堂,收到神启了。」

李世民手一抖:

「何种神启?」

「四十九日后,启程混元宫……方才女儿在观音堂忽然睡着,醒来后忘了梦中的一切,只记得这一句话,女儿好像可以去混元宫了。」

李治一脸惊喜:

「太好了,我妹妹要成仙女了,明日一早,为兄便安排人隆重祭拜观音娘娘,感谢她的启示。」

李世民点了点头,女儿能去混元宫,那李治的皇位就稳了,确实需要隆重祭拜:

「兕子,明日起你开始穿道袍,依照媚娘那样,做女道士装扮,至于道号,等去了混元宫,仙长会赐予的。」

「女儿遵命!」

能帮到父亲和兄长,李明达很开心,不过想到没自己在身边照顾,她又担心父亲不遵医嘱,胡吃海塞:

「明日将月宝妹妹接过来吧,由她督促父亲的饮食。」

月宝就是新城公主李澄阳的乳名,月宝的本意是兔子,跟李泰的乳名青雀丶李治的乳名稚奴丶李明达的乳名兕子一样,都是用小动物代指孩子的乳名。

这种取名风格,是从李渊开始的,比如死在玄武门的李元吉,他名字中的元吉二字就是鹿的雅称。

长孙皇后过世后,八岁的李治和四岁的李明达由李世民亲自抚养,而年仅两岁的李澄阳则是由乳母带着。

老李这两个女儿的名字挺有讲究,小兕子的明达二字,是佛教用语,指的是智慧,而李澄阳的名字,则是道教术语。

「澄」取自上清灵宝天尊的名讳,「阳」则象徵着生命力和能量。

长孙皇后生李明达之后,身体就时好时坏,李世民给女儿取名明达,是希望通过佛教的力量让皇后摆脱病痛。等李澄阳出生后,长孙皇后病情进一步加重,李世民就给幼女取名澄阳,希望道教也能出一份力。

不过一个女孩子取名澄阳,阳气过重,所以在乳名的选择上,李世民就选了兔子的雅称——月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