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箭三雕,镇族神鹰(2 / 2)

加入书签

他挠了挠头,有些茫然地望着阿爷。

自小,家里人说的,不过是待他筋骨拳脚练扎实了,就送去洛阳与爹娘团聚。

他心底原本想着,学二哥一般,入军伍闯荡,搏个前程。

可后来,爹爹出了变故,娘亲又远赴老君山修行,说是替人治病,一去许久。

这一来一回,许多事就耽搁下了。

他便一直留在村里,平日练功之外,也只帮着大伯丶小姑打理古今帮的些许事务。

日子虽说忙碌,也算充实,却真没腾出工夫去想过甚麽「将来」。

姜义看着他这副模样,倒也不觉意外。

只是伸手,轻轻拍了拍那已十分结实的肩膀,语气里带了几分沉重:

「古今帮,如今看着颇有些气象。但终究只是你大伯年轻时兴起,建来耍乐的玩意儿。」

「少年时,在里头与人一处练拳修行,倒也使得。」

他略一顿,目光深了几分:

「可对你而言,却称不上什么正经前途。」

姜钦听着,只觉心头愈发茫然。

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姜义见状,也不揭破,只循循善诱道:

「你且看你姑姑与姑丈。护持一方,济世安民,所行所为,不光为自家修行,日后更有功德道行相随。此,方是正道前途。」

姜钦年纪尚轻,未能全明白其中深意。

可他自小信重阿爷,又敬仰那修为高深的姑姑丶姑丈,自然晓得此言分量。

忙不迭点头,旋即又带着几分急切问道:

「阿爷,那……要如何才能寻到这般真前途?」

姜义缓缓点头,眼底浮起几分见璞玉终将成器的欣慰。

「机会总会有的。」他说。

「眼下虽早,却须勤勉修行,先打好根柢。莫等机缘临头,却无自家手段接得住。」

少年听得郑重,点头如捣,脸上尚带几分稚气,却已有几分不容摇撼的坚色。

姜义这才展颜,笑意回到眉眼间。先前的郑重也随着这一笑散去几分。

他话锋一转,似随口问道:

「这几日,可有依你爹的话去做?」

自打兄妹俩观想出神魂,初步踏进神魂明旺的门槛后,便已能在祠堂中瞧见自家爹爹的影子。

姜义此番出门,家中大事小情自有婆娘照料,管着这两个娃儿修行的,自然就落到小儿姜亮头上。

姜钦老老实实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什麽般,补了一句:

「爹这几日好似有事,每天都在祠堂里念叨,问阿爷你回村没有。」

姜义闻言,面上笑意倏然收敛。

他摆了摆手,示意孙儿自去修行,自己则不再多话,转身径直往半山脚下的姜家祠堂去了。

祠堂里光线幽暗,弥漫着陈年木料与香火交杂的气息。

姜义熟门熟路,取了两炷清香,点燃插入炉中。

青烟袅袅,摇曳不定,尚未升上梁头,他那小儿姜亮的身影,已在香案前缓缓凝实。

先是一声恭恭敬敬的:「爹。」

旋即带着几分放松的语气,续道:

「你可算回来了。」

姜义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

「听钦儿说,你寻我寻得急?」

姜亮点头,直奔正题:

「是锐儿那边,近些时日深入羌地,有了些新发现。」

话音未落,他那半虚半实的神魂轻轻一晃,掌心已多出一尊巴掌大小的漆黑木雕。

「这是锐儿在几个中小部族里寻到的。」他续道,「当地羌人说,这是他们奉为守护神的镇族神鹰。」

「镇族神鹰?」

姜义接过细看。

那木雕刻的是一头禽鸟,丰神俊逸,羽翼修长,倒也有几分威仪。

只是……不论从哪个角度瞧,都透着一股子似曾相识的古怪。

怎麽看,怎麽都像极了自家院里走出去的那只大黑鸡。

姜亮低声道:「爹爹再细看,那双爪子。」

姜义目光从鸟首挪下。

只一瞥,脸上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便立时凝住。

那一双爪子,竟尽数由细小漆黑的断骨拼迭而成,层层续接,不下十馀节,诡异森然。

往事如烟,却清晰得很。

当年大黑离村前,他亲手摺断过它一只鸡爪,又为它续上烧当部少主身上的一小截邪骨。

那,是大黑崛起的起点,也是后来能助姜亮立下抵御羌族大功的关窍。

可眼下这木雕上……

不光馀下的爪骨全换成了邪骨,竟还硬生生在骨节上续接了数段,看着狰狞诡谲,叫人心底发寒。

姜亮那半虚半实的面庞上,神色淡淡,语气里却透着一丝涩意,夹了几分自责:

「是我当年的疏忽。征战时只顾着立功,斩敌之后,却未留心那些羌人首领体内的邪骨……」

「如今想来,竟都让大黑偷偷藏了去。」

「后来脱离了姜家,自觉没了束缚,便将那些邪骨一截截接在身上。谁知真在那羌地里,被它闹出了这般不小的名头。」

姜义面上那点轻松,早已散得一乾二净,神色愈发凝重。

当年只是一截邪骨,便已阴邪莫测。

如今竟续上这许多……

若只是强横几分,倒也罢了。

只怕心志难免受染,养出一头只知杀戮的怪物,那便棘手了。

他沉吟良久,才开口问:

「此事,可曾与锐儿说明,让他莫要轻易招惹那所谓的『镇族神鹰』?」

姜亮叹了口气,连带那虚影都暗淡几分。

「说过。可那孩子一心只想着完成朝廷的差事,又仗着手里有钧儿新炼的棍子,说是能破邪,还是想要试上一试。」

姜义这才想起,姜锐临行前,确是从姜钧手中取走一根新铸的铜箍棍,宝贝得紧。

念及此,他心头那根紧弦,稍稍松了些。

他瞧着小儿那副忧心的模样,淡声宽慰:

「大黑既能在羌地混成镇族神兽,想来还存着几分理智。它与我姜家终究有份情分在。此事……未必全是祸。」

姜亮听罢,只随之一叹,不再多言。

将那木雕收回壶天,这才转问正事:

「爹爹此行,可还顺遂?」

姜义点了点头,便将一路前后经过丶心中筹算,不紧不慢细细道来。

末了,目光沉了几分,言辞郑重:

「若能成,我打算将钦儿送去鹰愁涧。不说再立一座生祠,单是在那护着来往客商,渡人过河,也是一桩不小的功德。细水长流,将来未必在你小妹与妹夫之下。」

「你意下如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