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三坪问计(2 / 2)
说着,他起身郑重向张延鞠了一躬道:「张总,如果您能给我们厂指点迷津,厂里三老四少肯定不会忘了你的恩情!」
他是十来天前突然被喊到京城的,这几天一直在摸查北影厂的情况,结果是越查越心凉。
其它电影厂有的弊病,BY厂一样不少,而且还有更重一点。
其中最麻烦的就是关系户和上层压力,明明财政已经相当困难了,每年还要饿着肚子咬牙投资不少电影。
这些电影基本都是赔钱货。
BY厂等于是一边被吸血一边被迫主动放血,而且还很难做到节流,
再这麽下去真就离死不远了,所以韩三坪才会病急乱投医的找到了张延头上。
张延略一犹豫,还是决定要卖个好给北影厂,顺便也给自己的大本营添砖加瓦。
于是便道:「韩厂长,要让我说,咱们北影厂其实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此话怎讲?!」
这话一出,韩三坪就兴奋了,因为这话明显是冲着盘活厂内资源去的,而这肯定比搞什麽新花样要省钱。
就听张延道:「其实咱们厂拍的故事片,内容还是可圈可点的,只是放到电影院有些不合时宜毕竟大家都是花了钱的,肯定得看点热闹刺激的东西。」
韩三坪闻言连连点头,北影厂拍文艺故事片的水平并不低,只是这年头文艺故事片根本不卖座,就算是在院线上映了也没什麽人看。
如果是其它电影厂,韩三坪上任后肯定会把文艺故事片砍掉一大半,以便解约开支成本。
但BY厂的情况太复杂了,很多项目都自带通天纹,根本没办法消减。
这也是他最头疼的地方。
张延紧接着又道:「但如果把这些电影放到电视上,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相信收视率肯定不会太差。」
「放到电视上?」
韩三坪想了想,皱眉道:「你是说版权市场化的事儿?这我倒是早就听说过,不过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不利于插播GG,恐怕很难卖上好价钱。」
其实张延搞的版权市场化被批准后,北影厂也不是没想过趁机回回血。
但问题是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比电视剧能拉长线钓大鱼,所以人家电视台横挑竖拣的,根本不愿意掏钱。
「不不不。」
张延摇头道:「如果是零散的卖版权,以现在各省电视台的情况,多半不会买帐一一我的意思是,咱们厂完全可以找有卫星播放能力的电视台合作,搞一个专门播放电影的频道。
这一来电影播放时间短,不利于吸引GG投资的情况就会大大缓解,咱们厂那些优秀的故事片也有了用武之地。
而且因为片源和质量都有保障,咱们完全可以搞24小时不间断播出,然后再开两个综艺节目,
讲一讲电影背后的趣闻传说.」
「张总,大才啊!」
张延还没说完,韩三坪就一把住了他的手腕,狠命摇晃道:「听你这一席话,真是拨云见日!怪不得都说你是点子王一一这麽着,晚上我自掏腰包请客,喊上厂里的老领导老同志,咱们仔细聊聊这事!」
现在专业频道的雏形已经出现了,但还没有正式细分化,央视的电影频道始于95年7月,正式上线则要等到96年。
现在张延提前两年,向韩三坪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说是石破天惊可能有些夸张,但也称得上是醍醐灌顶了。
而且这法子还是照方抓药,完全就是给北影厂量身定做的。
也难怪韩三坪听完后会这麽激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