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章 各回各家(1 / 2)

加入书签

第149章 各回各家

戍天历37年八月,昊国西宫中。昊王看着地图上顾首关南侧的兵马对峙,那个「东市军」的标示,牙齿咬得很紧:「此子一日不除,我后宫粉黛无颜色!」

自从失去了渤郡后,昊国上层的消费,是肉眼可见地降了下来。宫女的衣服从丝织品变成了棉布,而粮食也从稻米变成了芦稷(高粱)。

然而一旁年轻龙裔官员则是说道:「陛下,只是有人不想除掉此子。」

昊王瞥了这位龙裔一眼,但是没有出言警告。因为,已经不止一个人,在旁敲侧击地叙述,赵诚对朝廷有了防备,想要养寇自重。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人的谗言了,而是已经成为昊国内部一股势力;但赵诚也不是一个人,他麾下那些连战连捷的军功派们,被压制的越狠也越抱团。

毕竟武飞和赵诚之间月月通信所产生的风言风语,已经造成三人成虎的势头。

这「月月通信」是武飞那儿传出来的,武飞毫不避讳地对各方说道:「没有谁比我更懂赵大将军,我和他是好朋友。」

其堂皇冠冕,以至于大爻内部那些见不惯武小雀的政敌们,也不是抓住这个指责武飞「通敌」,而是讽刺武飞吹牛。

可昊国内可不这麽想,毕竟赵诚先前一直是战无不胜,今年几次出关用兵小试,也逼着武飞手忙脚乱,丢了几十车原本该送到堡垒中的粮草。但现在,怎麽着就是拿不下他呢?

失去渤郡对于昊国来说,对兵家来说是失去了那些粮产,而对习惯了上层生活的顶层来说,向南的商利都被截断,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他们的日常可不是一般的「日常」,取暖都不是普通柴火,而是烧过的银骨精炭。

而在武小雀地盘上,敢于有这样「日常」的世家大族,都证明还有「膘」,刮的还不够。以至于宣冲治理过的地方,其豪门文化长达百年都是「含蓄」「收敛」「财不外露」。

渤郡各地维持会的大佬们,现在乘马车开会时都只能躺在乾草堆中保暖。回去之后还是跟着奴仆们一起掏耗子洞。

在武飞的计算中,这就节省了不少棉布资源,让东市军有足够过冬的棉衣。

渤地原本的世家在战乱和武飞的铁腕下,强行从奢入简。

戍天历37年,武飞和赵诚都在互相封锁,控制治下粮食,药品,布匹等资源的流失;而武飞这边控制资源的能力,要比赵诚更游刃有馀。

要说昊国有没有让大爻富贵人家们所需要的「日常」呢?是有的。

例如昊王此时大殿中燃着的灯火,是鲸油熬制的万年灯,这可是修神的上品。转手到了大爻内,是那些世家大族愿意花费百金买上一注的「必需品」,都是用于在宗祠内作为香烛,供奉祖上。

而此时殿堂上琉璃瓦虽然少,但是明珠众多,且蓝紫红三色珊瑚异常夺目。这些从海中取得的珍奇,也是修术修法的上品。

赵诚是允许这些资源被南下商人带着去买卖的,用来换取粮食,布匹,酒精;但是,武飞不允许大爻内地人买。

但是昊国那边,凡是带了「违禁交易品」的商人,在返程时候全都被武飞劫下来了。

…武飞对赵诚:用兵我比不过你,论局面,你比我难得多…

37年,武飞开始整训东市军和武家北路军,虽然两队兵马都是武飞带过的,但是由于双方水土方言不同,所以相互间还有隔阂,

为此武飞将全军分成两组,随机抽签,分组组队,演练炮术和攻城战术配合。

这种强行把两支部队捏合成一支队伍的情况,在旧军队体系下是做不到。

因为兵和队督是绑定死的,相互之间命令传达都是独一无二的。

旧式军队的士兵们只能适应他们原本队督们发号施令的习惯;十几年前,在武家老军中,当队督们语气变化时,下面军士就知道命令的轻重缓急。

但是在新军体系中,随着操典构建完善,命令体系统一;现在在合并过程中,下面士兵们能从陌生队督们的口中,获得他们熟悉的指令,也就能够有效指挥了。

这就是新军部队和旧军部队种种差距中,非常不起眼,却相当关键的一个差距。

在校场上连续十几日的精神注入后,士兵们渐渐对陌生队督口音不同但标准相同的口令熟悉了。

随着旗帜和指令下达,成排弩箭齐射丶投石车抛射演练后,最终结果证明:武恒羽军队和东市军在交换士官后,战斗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都只是在两三成之内,完全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话说,武飞通过情报也知晓,赵诚那儿也拿到自己的操典,开始一系列的尝试改良。

注:赵诚拿到竹简后秉烛看了三天三夜,给出的评价是法家奇才。

要说自己的练兵之法被赵诚摸索,武飞对此一点都不芥蒂,那是假的,但也没有那麽畏惧。

武飞:我还是那句话,赵诚的短板不是用兵,而是「小国难奉大将」。

…互掏,掏的都是弱点…

而在燕地的大营中,赵诚面对龙裔传来的调他去西线的旨意,一言不发,但双目中充满了失望。

赵诚:」本欲辅君成大业,奈何君王视我为豺狼。「

等到龙裔走后,赵诚对自己守关将领们说道:」我不在这些日子,一定要军纪严整。南边武家子生性多疑,不日会写信试探,我留下三封信件,尔等见其起疑时,回给他。武源常多心多疑,汝等一定要将我的旗号挂在关上,演出「我假离,随时可以归来」的迹象。如此可保半年无忧。至于半年之后,尔等做好守战之策,能拖一时,是一时。「

其下属将领问道:」大将军,半年之后爻人必攻我等?「

赵诚点头:「是,大爻内部生变,武家子也在君臣相疑之中,只是目前能沉得住气。」

赵诚掩面叹息道:「若是我在这多待半年,即能功成,我王心太急了。(然而在掩面下,则是用口水代替眼泪)」

他身边的一盘棋上,棋盘上的将,挪出了主位。

一日后,也就是信鸽往返的时间,一道金牌召回了赵诚。

…对峙线开始消停…

就在赵诚离开关卡后,殊不知,武飞也悄悄地离开了关卡,回家一趟,去和武撼峦碰面。

这是算准了昊天那边三个龙裔接管了后路后,一系列操作导致昊军的粮草,不可能快速聚集。即使是出事了,武飞也可以让武恒羽在两天内直接回来。

所以抽空和武恒羽一起走大洞天,悄悄地返回了天翅城。

而大爻朝,也出现了变故,爻都城中,速旺一党在灵帝宣布要给诸多外臣们封侯后,并不准备罢手,要求朝廷在外领军的大将们,遣送质子入京。一大批旨意出京,发送到了各方。

浱地,乐浪城中,武撼峦听着朝廷送来的最新旨意,旨意上似乎是用嘲讽的语调宣「千宿亭候」进京。仿佛是要算一算当年「云侯」的敬酒不吃,现在该怎麽应对罚酒。

武撼峦当着黄门的面,劈手夺过了圣旨,而后让甲士挟着这位京城里面来的天使去休息了。

武撼峦展开这轴盖了宝玺的旨意,感应了一下上面号令山河的力量后,摇了摇头:「今上身侧有奸臣。」

大爻的君主身负天命,得到天下百姓的供奉,天子是拥有着「唯心改变天地」的力量。

而具体就在这圣旨上,可以在其权威极盛时,一封旨意拿下封疆大吏。

在戍帝在位时,虽然外战失利,龙气衰弱,但总体上还能压住武撼峦的跋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