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各有所执(2 / 2)

加入书签

所以没有城墙能够熬得住这样的进攻,而这里也没有城墙,只有一道道堑壕沟壑。

虽然大批光箭插在了沟壑上,但是浱军抬枪兵们,依旧是能依靠坑道前方土墙上预留的垛口进行反击。

昊军的陶俑部队没有在一线肉搏,打头阵是昊国强征过来的役农们。

昊军指挥官也在进步,让役农们用堑壕对着堑壕。

在堑壕上箭雨与子弹对射时,而堑壕内随着挖掘开始交错,土坑内出现了子弹射击和冷兵器挥砍的战斗。

然而这看似是血肉磨坊,但其实随着堑壕挖通后,昊军中被皮鞭驱赶着的役农们,往往是象徵性抵抗一下,就彻底的抱着头投降了,并没有战斗意志。而浱军没打算俘虏他们,发了馒头,且让他们在昊军死硬分子身上插一刀,就放他们溃逃回去。且在坑道中甩出旗语,让后面抬枪的兄弟对天放几枪,别打他们。

两日后,昊王面对打得越来越僵持的局面很是难堪。所有人都如同哄小孩一样拿着好消息告诉他。

前方的将领们强调已经打退东侧武家军(蔡白境部队)多次攻击。而西侧则是强调了已经毙杀浱军上千人。至于「尸首」呢?当然是埋在坑道中了。

现在昊军中掌管役农部队的并不是龙裔,他们都是赵诚在收拢天下士人后,经过考核后认为没有多大用处的人。

而这些人为了名分,所以做了赵诚反对派,支持昊王;然而他们并没有多少能力,并且过去也不需要什麽能力。

昊王再也忍不住,他拿着铁鐧,敲碎了一个将领的脑壳。这个矮小的昊王竟然爆发出这样的力量,相当诡异,也让原本哄小孩的诸将们,心中战栗。

昊王下达了死命令:「四个时辰内必须拿下这座阵地!「

五个时辰后,石狮子背负大量火油,穿透了浱军防线;虽然这头狮子穿透后,就在火焰中崩解了,但是后续昊军们持刀玉勇涌了上来。而辰军则是跳出战壕和其肉搏。

双方在平地交战时,随着浱军占据上风,后面的陶俑射手们就不分敌我开始攒射。派出石狮子踏着两军尚有活人的血肉冲撞城墙。

浱军将领蔡白境,他下令在塌陷的县城城墙后面,重新堆砌出一道矮墙,并派遣军民在这些矮墙处防守。

昊军的王军们似乎是被「先前大量人送入陶炉的场景所震慑」。于是乎也爆发出狠劲。龙马和鸦人们,则是突入浱军急于修复的第二防线。

壕沟中的浱军军民拿着长矛和短刀和这些昊国空中机动力量死斗,尸体很快堆满了壕沟,而蔡白境不得不再度后撤,在这道防线后面加强壁垒。

敖光城中,一位刚刚投降加入浱军的带路者劝说:「大人,损失太大了,我等熬不下去了,还是先撤出这里后,来日再——」

在那个「战」还没有说完的时候,蔡白境当即一刀砍杀了这个人。

蔡白境对其他被徵调参战的本地新兵们道:「尔等家人已经被安置了,现在与国同荣,再敢言降者斩立决。」

蔡白境是宣冲士官学院中第五批成员,他父亲是五年前夏州献城时的降将,而追溯更早效忠对象,老蔡原来是(戍帝儿子)渤王派系的。

作为降将派系,早在十年前其家人都被安置在乐浪城,但并没有受到监视。而是被允许居住在将官的大院中,可谓是背景深厚。但是蔡白境小时候和其他的大院中孩童玩耍时,听到过一两句话,那就是自己家其实没多大功劳!

也就是说,蔡家虽然被安排享受「军官干部待遇」,但在众人看来仅仅是北方的地头蛇。只不过浱军需要和该地本土势力对接,需要一个典型,其本身没有功劳。

而这个没有功劳,则是让蔡白境体会到在圈子内,却没入圈子的难受。就好似祥林嫂被允许参与工作,但是祭祖祠堂中却遭遇排斥一样。

所以现在蔡白境要熬下去,只要完成军事任务,就能成为浱国的内核;但若是撤了,这一辈子都没法接触到中心。而哪怕受不住,只要战死了,其弟弟和子侄,进入士官学院后也都会被重点培养。

哪怕现在这里就是死战的城池,他也要一条条壕沟挖下去,把自己和敌人的尸体都填埋在这个阵地中。

当昊王焦急地看着县城中绞杀,期待着下一刻,自己的大军就能拿下此城时;蔡白境在垛口后面看着敌人阵地中,陶俑集群所拱卫的仪仗下的人。

在第三次失败后,阵地上昊军丢下了四百多具尸体。昊军朝着县城内投射了多封劝降书。

在壁垒中,士官们的注视下,满脸都是灰尘的蔡白境突然哈哈大笑,笑完之后,他道:「昊国的蚯蚓急了。」

…前方与后方…

后方,苏明正在调兵。六战夔急匆匆的向前赶去,但是半路上由于桥梁被突然破坏,导致必须得临时修桥。

宣冲为此乘坐孔雀到前线秘见了苏明;全身灰扑扑的苏明此时安排手下正在抢修桥梁。后续的大军正在岸边输送物资,亦或是检查车马。

至于河道另一边,重武器组显然已经是等不及了,用「橡胶涂抹帆布」制作巨大气囊绑在战夔上,让战夔先行渡河。

苏明口乾舌燥的看着战夔过河去,他现在已经两天没睡了;在听闻宣冲来之后,表情微微一愣,脸色一灰。自己这个调度出问题惹得宣冲亲自跑过来,事后就算打得再好,也都要记录污点。

苏明惭愧地来到帐中,宣冲也不恼火,详细的听完了桥梁被破坏的情况,以及接下来应急预案。

苏明在沙盘上,标注了接下来要渡河的桥梁和隘口,表示亲自派骑兵守住各个桥梁,确保不会被各方破坏。

宣冲点了点头,站了起来,打开了一个盒子。

宣冲:「这是整个雍州的民政调动印绶,以及现在对雍州进行军管的文件。」

苏明发懵。或许是连日的操劳,让他转不过来弯:「他出了这麽大纰漏,竟然还能被继委重任!」

苏明:「统帅,我!」

宣冲瞪了他一眼:「你现在想和我撂挑子?」

苏明:「我没有。」

宣冲:「我有别的事情要做。至于你,我当年用你之初,就想到有一日要放你独当一面,难道是我眼拙?现在你的局面是有点小乱子,但是作为主将,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因为小错乱了方寸。现在蔡白境的情况怎麽样?」

苏明:「战夔支援部队虽然进度落后,但是突击部队已经进入敖光城。箭矢已经补充到位,并且战车部队突击出来返回的时候,还将两百名受伤兄弟撤回来了。」

宣冲点头:「那不就行了嘛。」

苏明咬着牙,他可不认为这是「过关」;在各路都在进军时,作为率先开打的战线,没打出开门红,反倒被已经视作强弩之末的昊国小朝廷,一波部队打出了狼狈相?他已经想得出其他各路的同僚要笑掉大牙了。

宣冲:「关于各地桥梁被破坏,你怎麽看。」

苏明:「雍州地区有昊国埋下的暗线,在伺机对我大军制造事端。」

宣冲:「你准备怎麽做?」

苏明:「加强对新占城池的人员甄别。」

宣冲凝视着他:「这个时候所有已经占领的城池内不要节外生枝,一切以先打完北边这场战斗为主。至于那些暗桩,他们短期不敢乱动了,你现在要做事,压制这些暗桩的活动,而不是为了拔暗桩把占领区搞得天翻地覆。另外告诉你,你的遭遇算是给我这边提了个醒,别的战区也都有暗桩。你好好总结这次情况,交一份报告,没人会笑你的。」

苏明微微一愣:「是的。」

宣冲对一旁盒子努了努嘴,「还不接命令?」

苏明咬着牙:「主公,臣愿意领命。」

宣冲:「还有,无论浱地内部出现什麽乱七八糟的声音,大战中原则上不换将!不要疑神疑鬼。安心打你的仗。」

宣冲知道:赵诚铁定会发动一批舆论攻势,给苏明制造压力。

苏明他家在水,原来是北路军派系,而那一派中有一批不得志的人,这些不得志的人和守旧世家搞到一块去了,见不得苏明得志,必定要搞鬼。

宣冲:「我特地跑过来不是怀疑你,而是帮你正人心。你要让手下坚信,你是我的人。」

苏明微微一怔,点了点头。——宣冲不是客套,现在雍州太守都被暂时软禁了,上下都只听他苏明。

转交印绶后,宣冲透露出底线:「雍州北边是可以一片焦土,大胆抽丁,不必担心此地损伤过大;这一战打完之后,我可以保证雍州能在此次国战中分到五万以上的奴隶。耕牛种子也优先由雍州来挑。至于地方上不配合的,你推平即可。」

苏明明白了,除了城池要稳定之外,其他区域翻天都可以。他现在是真的被授予大权独揽。

苏明这时候冷静下来:「主公,用不着这样大张旗鼓;对面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不需要打这麽多王炸,我这边保证能够击退敌人。」

宣冲看着恢复信心,且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主要战略目标上的苏明,点了点头。宣冲:「去办事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