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五洋祭(1 / 2)
第260章 五洋祭
海军学院内,身材挺拔的刘浩行正在阅览新学校的课程——以便确定自己这个年龄阶段能否承受得住。
海军学院当前的主要课程,主要是体能训练丶海洋地理丶世界人文,以及六种方言。
贞汉曾统一了整个陆块,进行过文化统一;所以天竺半岛(沿海城市)以及大食(世俗城邦)都建立了方块字的记录体系。但这两地汉学者的开腔,是和天朝正音大不同,更别提颠陆上蜀音。宣冲:东蜀人方言堪比温州话。
相对于陆军学院内那体育生的氛围,海军学院要偏文一点。
宣冲从前身刘浩行的的记忆中可以知道,陆师那边,每周文化课就四节;而拉练结束后,就开始蹴鞠,并且讨论去哪个酒馆潇洒。
而现在进入了水师后,发现这密密麻麻的课程排列,一场又一场考试,约有三成的人都戴上了眼镜。宣冲在入学后放眼望去,都是文质彬彬的学弟们。
入学六日后,宣冲发现海军的课程是比较难,相对十三岁年纪的孩童,是属于强人所难,但是相对于自己这个「穿越者」来说,刚好合适。
宣冲主修航海课。其中一道题:牵星器各项数据摆出来,学生必须在十分钟内算出经纬度。这就让不少刚入学,比刘浩行大几岁的学员们抓耳挠腮。
宣冲在做这类题目时,将足足十四页的数据表背下了,这样可以不用查表,直接用笔头算。
而进一步算多了后,可以不用笔,直接心算。——宣冲讲述:这并不是什麽数学天赋,就是对一个表格熟悉到了千百遍后就行了。
海军学院态度苛刻的老师,在确定「刘浩行」在算学上没问题后,于是乎态度就温和起来,并且拿着「刘浩行」作为鞭子抽打那些倒霉蛋。
穿着海魂衫(长衫)的老师:「你们看看!比你们小的,都能算的清楚明白;你们心思用在狗身上了?」
受到这样公开的夸赞,宣冲有些「羞愧「,自己其实是作弊了。
宣冲直接用「文具盒工具「的画线功能,打造了跨越五公里的观瞄测绘工具;上面旋钮的刻度相当精确。通过多次测量,每一次测量,就缩圈精确锁定一次。基本三次测量就能锁定结果。
每次遇到这类题目,直接展开这个自己才能看到的「计算系统」,读数就可以了。
就在宣冲担心,自己被老师提出来教训别的同学,会不会因为不合群被针对的时候。
几天后宣冲发现自己想多了,海军方面的合群和陆军方面不一样。
由于非常善于计算,在海军学院小组的合作中,宣冲因为自身这个特长,被拉入进来。
当这些同学对刘浩行赞叹:「小老弟在算学上有天赋!」并且旁敲侧击地想了解是宣冲家中长辈是不是某个票行内的帐房。
宣冲苦笑,因为这就和前世白佬们认为东亚人善于数学一样。哦,哪有什麽善于数学,不过是坐在课桌前的题海战术罢了——外加白佬们嗑药把脑瓜嗑麻了的缘故。
…六月后,波涛不惊…
「今天是五洋祭,诸位上午穿礼服!」在课程结束后,上校军衔的教官对所有人撂下了一句话。
而随后所有人都开始准备。
「五洋祭」是现汉水师建军的节日,即太宗建立本朝大型舰队下洋前的祭祀日;而那三次下洋,现汉重新夺回了南半岛诸地,将交趾缅泰一带版图重新纳入。
宣冲和众多同学在寄存点翻出来各自的礼服;宣冲心里默念道:「总而言之,是一个庄重日子,随大流一起做就行了。」
这里参考旧时候当铺,春季把棉衣存入当铺,冬天赎回来的模式,相当于租棉衣。汉军的礼服有金银丝线纹路,一套下来老贵老贵;不少学生自然是买不起,只能交押金,从寄存处解取。
宣冲这个班,属于预备军官团,全体要着锦衣礼服。礼服上绣着青鳞纹,即东方青龙的尾巴。现汉的天子曾声称,每一艘舰都是王朝的龙鳞,所以海军预备役们允许穿这样的礼服。至于为什麽只是龙尾?——帝王身上才有龙,能给海军将领们一鳞半爪已经属于天恩。
话说海军院校隔壁还有水手学院。水手学院是速成班,所有在校课程加一起只有三个月,随后就是上船实习。水手学院内没有单间宿舍,都是上下床大通铺。
他们穿着蓝布衣服,胸前两个口袋对称如同蟹钳。两侧一共有八个功能口袋如同虾蟹的八条腿,俗称虾兵蟹将。
刘浩行同届,学生要麽是勋贵,要麽是寒门苦读的精英;舰队指挥是要脑子和以及上层资源的。
那些个万里挑一寒门苦读选拔出来的脑子就不用说了,上层资源是什麽?
舰队的维持和运转需要造船厂,码头,复杂工业!总之需要堆砌一个体系。——现汉帝国主义的官僚主义体系,如何监督保障这样一支凝聚庞大资源,供应链条复杂的军事力量上下都没有错?!
现汉开国皇帝给出了标准的解答:在水师船上塞入勋贵们就行了。
陆军塞勋贵那是万恶之源,因为陆军这边是很容易松懈;只要不打仗,长期执行驻扎任务时,谁能看得出自己在裸泳?
但在海军船上,勋贵们多少都知道自己脚下的船沉自己就没了,没法乘驴车逃跑。所以即使是勋贵从一线岗位退下来,回到军校选新人时,也是抓技战术;即使是自家弟子没有那个能力,也要压着自诩身份的家伙,对技术岗位低头。
并且海军不存在不出海,混军饷的问题。
海军的存在就是要维系霸权,而霸权需要从各处索要孝敬。且正由于勋贵的能量,这百年海军中,从风帆到铁肋木壳,再到战列舰,资源都能按部就班到位。
外面水手学院招收的学生来源就宽泛多了,只要保证忠诚就行了!说来有趣,这年头的「忠诚屠狗之辈「,对朝廷来说也是有价可询的。
…龙蟠靛洋,虾蟹啄沙…
在入学的三个月后,宣冲是见识了那些水手们,其中一些水手在大比中的武功对拼颇为精彩。其中一位水手长从码头上对着船甩出一根绳索,而后走钢丝一样,三个呼吸间跑到船舷上。显然都是有内力。
一开始宣冲是这麽理解:话说战舰这种高价值装备,某些内部设施门禁堪比大内防护。是要招募一些帮会弟子来合作。
这江湖上侠以武犯禁的人很多,有时候手持两把驳壳枪,飞檐走壁窜到战舰内部,来一个单人手撕鬼子,殉爆一条战舰那可就丢人了。
所以精英水手是要侧重于体能,以及海上搏杀。必要时,要会跳帮。
本朝太宗在位时,组建的舰队下西洋,招抚了当时沿海的「巨鲸帮」。这麽一算,朝廷在维持这个「用人关系」上算是历史悠久了。类似于大清漕运,由于用的久了,漕帮后期几乎成为尾大不掉的国企了,百万槽工衣食所系。
上述是宣冲带着前世对「明清」的认知进行的臆想,但后来宣冲发觉自己肤浅了。海商们根本没有到达自己想像的那麽高的层次。
水师和巨鲸帮,海沙帮,游龙会这些帮会的合作,其根本原因是军商勾结。
如果真的说「需要」,现汉王朝对帮会的需要度是「一成「;那麽各地帮派对于朝廷的海军的需要就是「九成」了。
这些出身帮会的水手们的忠诚度如何?
他们若是忠诚,官家就会给他们兜底,他们凭藉海军中认识的关系能够办事方便;他们要是不忠诚,叛变了,帐会算到帮会身上,而帮会内的家法,会比国法先一步到。
至于当今朝廷还需要的那「一成」,这是因为皇权在下县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没法照顾得到。需要这些帮派在接触三教九流时强调「天地君亲师」的重要性。
因为官府没有足够的基层人手,去调查每一个人手的可靠性;但是帮会内部则是对所有人的来路清清楚楚。帮会内部都是有担保人,以及大哥,举荐到海军来当水手的,都是身家清清白白的。帮会能帮助朝廷用最低成本从乡野中调动可靠的人。
宣冲前世的「天庭」对下面「黑风寨」那是「一成」都不需要。
每个土丘都有山神,每个小溪都有河神。没有编的小妖平日自称大王,当地山神笑一笑,一旦山神换届了,不想笑,你小妖识相点,自己遣散自己。
所以能看到不少老板在头顶上大人物退休后,由于身上那点不能上秤的事可能被新官上任翻出来,匆匆忙忙的跑了。
总体来说,随着时代发展,「天庭」的力量是逐步强化,现汉虽然不如前世,但在东南沿海富庶的控制,绝对容不得「妖王」来兴风作浪。
这杭港繁华街道上,一切都是有序的,而在这有序的暗面,江湖是先论「贫富」然后再讲「豪爽」。
这一百年的工业革命中,很多帮派都转型了;例如当代的唐门已经转型成了「汽车」制造,机械加工。
没错,宣冲第一次看到那个「五菱」的商标后,还以为自己穿越了,结果搞明白这是唐门的「车驾堂」注册的商标。
…细说江湖生态…
而巨鲸帮嘛,和大多数帮派一样,潜藏起来,变成了行会。钱江沿海的船运中,有四成的资本运作由他们负责。
他们已经不招募混混盘踞渔市收份子钱了;但若是有小帮会跟他们耍横——宣冲刚来时就听说老同学们说了这样一个案例:几年前某个卖鱼崛起的小帮会想要抢占一片渔市,他们不懂规矩,掀翻了好几个个体户的摊子。然后狂妄地直接掀翻了一个老头子的摊子。
老学长说到这,表情煞有介事:「结果第二天,就被一帮退役水手堵住,一顿好打;然后官府介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