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阴界居民户籍管理处(2 / 2)
何禹哪里知道张承道心中来回心思,刚说完不过一顿,又补充道:「咦?可若是用上神识通感术,那叫什麽名字就都无所谓了,我还是觉得道友你这什麽『居民户籍管理处』实在难听!」
考虑到何禹所说,张承道仔细想了想,总算妥协道:「也罢,既然用神识通感之法,那就改为『录籍司』罢!」
大不了到时候再在外院加一个横着的巨型「牌匾」,标上「居民户籍管理处」的字样!
「神识通感术」并不是一种法术的名字,而是一种特性。
最常见的就是白石仙宗内宗门藏书楼里记载着各种功法秘籍和术法神通的玉简,就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神识通感之术,让使用玉简的人,可以顷刻间犹如被醍醐灌顶一般,理解并记忆玉简中所记载的内容。
这种特性并非没有代价,往往会消耗非常大的精力和元神,像还未筑基的弟子,数日之内至多只能用一次,而且还得是一些低级的术法神通或功法秘籍。若是擅自用了记载高级些的功法秘籍和术法神通的玉简,轻则损耗极大,需要静养多日才能恢复,重则元气大伤丶修为倒退,而且也根本学不会——使用者会因为玉简内记载的内容太复杂而冲击得昏迷,就更妄论记住了。
这也是张承道为什麽特地将藏书楼分层,还要设定修为门槛的原因。
其实他早就在考虑,要不要多设计几个藏书楼,分成甲楼丶乙楼丶丙楼丶丁楼等,不然目前宗门里只有一个藏书楼,弟子一多,扎堆进去人挤人的,楼里空间太小,实在不够用。
而且分楼以后,直接设置修为门槛的禁制,反而不用分派人手看守,一举多得。
不过何禹口中用在牌匾丶标识上的神识通感之法,就没玉简所用的那麽复杂了,而是很简单的小术法。
毕竟,一般的牌匾丶幌子丶标识等,至多能有几个字?
就算是脑子比瓜子仁儿大不了多少的小狸,都不会因为这个受伤,那麽推广起来也就不是难事了。
除了「居民户籍管理处」,「鬼城」中迫在眉睫需要先建起来的,还有「物资传送处」。
「物资传送处」的物资可不是「鬼城」或张承道给将来的「鬼」居民的补给,而是专门用来传递这些「鬼」的亲属给他们的供品和祭祀时候烧过来的东西,有点像阴界的「邮局」,只不过邮递的是活人传递给「鬼」的东西。
这就不得不提到,从本质上来说,单纯烧一件衣服或纸扎衣,并不能在阴界出现对应的东西。
那麽无数世界中,只要存在阴界丶存在鬼,就都有类似的祭祀烧东西给死去的亲人的习俗,原因就在于只要经过香火供奉丶念着死者的生辰八字或名字,这些原本不会有什麽特殊的东西偏偏还真能出现在「阴界」,而且往往是和祭祀时候烧掉丶供奉的东西本来的材质无关,只和这些东西被认为的状态有关。
比如烧掉的明明是一个纸扎的衣服,大小甚至可能只有八掌大,但如果这个纸扎的衣服被认为是「丝绸衣」,经过重重祭祀程序后,最后出现在对应的「鬼」那里,还真就会是一件丝绸衣服,十分神奇。
其中道理张承道还请教过何禹,可惜何禹对此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给出什麽涉及根本的解答,只大概提到是和什麽「香火愿力」之类的东西有关。
这未免有些太玄幻了,说得难听点,不就是「俺寻思」之力麽?
不管怎麽说,只要还有亲朋,人死后总是会进行一些「仪式」的,不同的世界丶不同的文明下会有不同的「仪式」,但大抵不过分为几种,焚香祭祀丶烧纸烧物,或陪葬物品,还有陪葬活人丶活物的,林林总总各不相同,但归根究底,都是为了给死去的亲人或朋友「送去物资」。
如果不存在阴曹地府,也没有什麽「鬼城」和阴界专有的类似「邮局」一般的东西的话,经过这些「仪式」所在阴界出现的东西,往往会直接砸到「当事鬼」的身边。
嗯……还挺狼狈的。
听何禹说,他曾经去过的一个小世界里,因为整个阴界都在内斗不断,也没什麽管理者,导致祭祀的物品都像下冰雹一样啪啪啪地直接砸到鬼的身边,最夸张的是有个老鬼因为生前爱吃烧鸡,死的时候又颇有名望,以至于总是有子孙后代和学生弟子给他供奉烧鸡,这个老鬼的身边就总是冷不丁地掉下来许多烧鸡,周围鬼都调侃其为「烧鸡公」,也是十分有趣了。
像何禹原本诞生的那个本源世界中,阴界就比较完善,这些祭祀和供奉的物品会有专人来接收,再进行发放,就是据说会有阴差克扣一些,以肥己身,但至少不会出现走到哪,哪里就在掉烧鸡的尴尬场面。
也有的世界是专门划分了放置处,需要鬼们自己去找,有时候去的晚了,还有可能会丢……
张承道听着一阵嘴角抽搐——这和自己穿越前的现代社会里的快递站有什麽区别啊喂!
总之,考虑到管理方面和未来的阴界秩序,这个「物资传送处」,或者说是「阴界邮递处」,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就像现在,远处那群无意识游荡在城墙内的鬼们,就偶尔掉下来几个饼丶几盘菜的,有时候还会掉下来几个果子,散落的衣物也有。
如果这群鬼还清醒就好说,起码能让他们自己收拾起来,但现在他们一个比一个茫然,看着都和二傻子似的,甚至对外界的刺激都无法做出反应,估计还不如草履虫,这些祭品和陪葬品,就只能任由它们散落,还要辛苦何禹派遣手里的几个纸傀儡去收拾,确实很麻烦。
自然,比起「居民户籍管理处」,写作「祭物所」丶读作「快递站」的「物资传送处」,就不需要多麽规模大了,更不需要什麽过于巍峨的建筑,只要保证实用即可。
于是张承道就选了个【礼厅】改造,并在【礼厅】后摆了十几个【仓库】,前面的跑【礼厅】用于分拣和领取,后面的【仓库】就是用来储存的了,功能分区十分明晰。
「『祭物所』未免也太难听了!『物资传送处』听着也不对味儿,和道友方才取的『居民户籍管理处』一般古怪!」
何禹皱着眉头,再度提出了意见:「不如直接叫『祭品司』就是!」
说着,他有些好奇地看向张承道:「张道友为何取名总是这般古怪,虽说个个都意思精准,但听着总是浅白了些,莫非道友的本源世界竟流行这般风格麽?」
张承道尴尬地答道:「啊哈哈是啊,我那本源世界,取名一向如此……或者说,总是要以百姓都能看懂为准。」
何禹闻言一愣。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