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章 肉食者鄙(2 / 2)

加入书签

师父恐怕是在真正去了解和评估「仙道」这条全新的道路,也是在思虑玉虚派到底该何去何从了。

其实,当初自己从武道转修仙道,除了在铸剑山庄武道大会时的折剑之辱影响,也少不了师父玄阳子对她的支持。

「练剑,最重要的,乃是剑意,修的,亦是剑道。无论是武道还是仙道,真气还灵气,终归都是外物,磨炼剑意,澄澈剑心,方是剑道之根本所在。故,无论你仍要精研武道,重新蕴养本命剑,还是破釜沉舟转修仙道,都不会影响你在剑道之上的求索与所获。昔年剑圣唐前辈就是凭剑道丶剑意丶剑招叱咤江湖的,他老人家既不通武道真气,也不知仙道灵气,却能达到无数武者终其一生都不能达到的境界……无期,你心中所求,究竟为何,是名望地位丶强大的力量丶更长的寿命,还是剑道之极境,你要仔细想想清楚。」

玄阳子的话犹在耳边,如同醍醐灌顶,驱散了她心中最后的犹豫。

每当燕无期忍不住怀疑自己转修仙道的决定是不是太荒唐时,就会想起来这番话,也就渐渐定下了心神。

不过,玄阳子虽然对仙道持积极态度,但玉虚派堂堂天下数一数二的武道门派,却无法积极。

诚然,门派中,不是没有像她一样,对新生的事物抱有好奇和接纳态度的弟子,也不是没有一些思想开明丶不拘泥于形式的长老和师长,但更多的,是那些在武道一途浸淫了数十年丶乃至大半辈子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多是门派的中坚力量,是手握实权的长老,是德高望重的客卿,亦是掌管具体事务的掌教和执事。

这些人,大多年过半百,他们将大半辈子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武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或许还历经了无数次生死搏杀,忍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枯燥与痛苦,才一步步攀登到如今的品阶,拥有了如今在江湖上受人尊敬的地位丶在门派内说一不二的权力,以及随之而来的优渥生活与资源倾斜。

让他们承认武道可能不如仙道?让他们舍弃已经握在手中的荣华富贵丶名望地位,转而去从头修炼一个状似虚无缥缈丶前景未卜的「仙」?

这无异于否定了他们过去一生的努力与成就,也动摇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们并非看不清趋势,仙道的兴起,灵气的复苏,白石仙宗的强势崛起,甚至江湖中不断流传出来的诸多与仙道有关的消息,一次比一次夸张,一次比一次震撼。

什麽白石仙宗以一门派执掌一国,或是滇云丶巴蜀一带因「三坛神」「苏醒」所生的乱象,又因那位传说中的白石仙人而平衡稳定下来的格局,每一件传闻,都如同洪流般冲击着旧的秩序,比之当初武道初兴时,天下大势之剧变还要令人心惊胆战。

这些人心里清楚得很,长此以往,武道必然式微,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必然会随之缩水,甚至最终被时代抛弃,但……

那又如何呢?

等到仙道真正普及丶武道彻底衰微,还不知道是几十年丶甚至上百年以后的事情呢!

到那时,他们早便已化作黄土了,何必忧虑现在?

只要眼下武者群体依旧庞大,追求武道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地加入,他们凭藉现有的品阶丶修为和地位,就还能继续享受这最后的荣光。

至于门派的未来?天下的变迁?

与他们何干?远不如握在手中的实权和眼前的利益来得重要!

因此,尽管明面上,出于对掌门玄阳子的尊重和对白石仙宗实力的忌惮,他们不敢公开表达太多敌意,甚至在一些场合还会说些场面话,但私下里,他们都或明或暗地告诫并限制自己的弟子和所属派系的门生,严禁他们转修仙道,试图以此延缓变革的到来,好维系现有的格局。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外如是而已。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