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章颜杲卿之死(2 / 2)

加入书签

郭子仪远道而来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他一时半会还真拿史思明没有太多办法。

然而郭子仪仍然统领重兵包围静边军城,他派遣副将公孙琼岩率领两千骑兵攻克马邑郡,打通雁门郡的东陉关跟河东军取得联系。

李隆基接到郭子仪的捷报非常高兴,随即加封他为御史大夫,顺便让他举荐一名优秀将领前往河北平叛。

郭子仪思考再三决定举荐李光弼。

李隆基立刻委任李光弼为云中太守兼摄御史大夫,让他充任河东节度副使,知河东节度事。

李隆基基本放弃掉王承业和程千里两个废物,他完全把河东军交到李光弼的手上。

虽然李光弼名义上只是河东节度副使,但是李隆基让他知河东节度事,这就相当于可以行使河东节度使的权力。

李光弼从郭子仪这边带走一万朔方军来到北京太原府,可惜他的动作还是稍微慢些。

本来常山太守颜杲卿诱杀掉李钦凑后,他用计驱逐掉驻守在井陉的七千燕军,井陉关门户洞开无兵把守。

颜杲卿为了迎接太原城的河东军进入河北平叛,他委派其子颜泉明以及下属张通幽携带李钦凑的首级入朝奏功,同时押解何千年和高邈两位燕军大将献俘李隆基,并且向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求援。

问题就出在张通幽的身上。

张通幽可是张通儒的弟弟。

张通儒在安禄山麾下担任大将,而他也是大燕的中书令。

当时颜泉明即将临行的时候,张通幽哭着找到颜杲卿,他一把鼻涕一把泪说道:「家兄从贼乃是逼不得已,还望颜公让我一起进京面圣,让我有机会向皇帝陛下承认错误,只有如此才能保住我们一大家子人的性命。」

颜真卿同意张通幽跟随队伍进京面圣,谁知他到北京太原府后,觉得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可以投靠,于是想出卖主求荣和恩将仇报的鬼主意。

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完全就是酒囊饭袋,他根本不敢带兵平叛,整天只会躲在太原城静坐。

然而王承业虽然没胆子带兵平叛,但是借着平叛抢功的胆子还是有的。

王承业在张通幽的蛊惑之下,他乾脆将颜泉明等人囚禁起来,把他们带给朝廷的奏表全部修改,厚颜无耻将功劳占为己有。

在这种情况下王承业自然不可能去救颜杲卿,他巴不得常山郡沦陷,这样就永远没人知道这个秘密。

颜杲卿死后田承嗣派兵进驻井陉关,他重新把原本驻守在井陉县的七千燕军收拢回来,自己则是亲自坐镇在常山郡。

没有颜杲卿和颜真卿两人兄弟举兵反抗,河北诸郡自然掀不起什麽风浪,其馀官员都是墙头草,完全就是风吹两边倒。

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谁赢就帮谁,这都别说掀起波澜,就连一点涟漪都没有。

直到李隆基派遣李光弼来到北京太原府,河东军这才开始重整旗鼓。

可惜李光弼来得实在太晚了。

田承嗣派遣重兵进驻井陉关,而他本人坐镇在常山郡,背后还有姜天骄这位河北节度使,李光弼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办法打入河北大地。

李光弼只能一边整军备战,另外一边试探性发起进攻,姑且看看能不能找到田承嗣的破绽。

田承嗣完全没有搭理李光弼的试探性进攻,他严格命令井陉关的燕军将士坚守不出,违令者杀无赦。

由于井陉关的燕军将士坚守不出,李光弼同样跟着强驴技穷,他开始思考进行绕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