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2)
第44章
那串项链在灯下闪闪发光,碎钻衬着绿莹莹的翡翠,更增几分光泽,看着十分漂亮。
款式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的那种经典款,现在也有销售,挑不出什么来。
王雪娇没接,只在周笑眉手上扫了一眼:“难得保存的这么好,底托都这么干净。”
“那是自然,上一个买家也是花了大价钱买的,照顾得特别仔细。”周笑眉生怕王雪娇看出破绽,急忙解释。
王雪娇看都不看她一眼,自顾自的瞧着项链:“怎么,你是上一个买家的保姆啊?她照顾得仔细不仔细,你都知道了?”
周笑眉顿时语塞,她期期艾艾:“一点脏都没有,还不是照顾得仔细么?这又不是非得当保姆才知道的。”
“看来这家人也不是很有钱。”王雪娇不看了,转而把眼睛转向一道“金玉烩双翠”,张英山会意,起身为她夹到小碗里。
……这道菜可是金古饭店的经典名菜,用的是大黄花鱼的鱼肚、瑶柱、海参做的,跟佛跳墙有点类似,单是泡发的时长就要两三天,是王雪娇绝对没有耐心去做的东西。
与其看人工处理过的“翡翠”,不如看这道真材实料的“金玉烩双翠”。
汤头非常鲜,如果不是用了邪恶的工艺,那就是用了传说中的鸡汤吊鸡汤。
一般煮汤就是白水与鸡、大骨头、火腿同炖。
更高端的作法,是用鸡汤替换白水。
见王雪娇对那勺汤的专注都比翡翠项链高,肥狼按捺不住了,问道:“这套项链,也入不了您的眼吗?”
王雪娇缓缓把汤喝尽:“入我的眼?脏了我的眼还差不多。这东西,你告诉我是余先生送给当年影后的?挺时髦啊,六十年前就用上了前几年刚流行的作假工艺了。我爷爷一定有好好奖赏他。”
肥狼小心翼翼打探:“这项链有什么不对?”
“你这盒子一打开,上面泛的就是贼光,石头里面的纹路都给酸洗成蜘蛛网了,颜色都浮在上面,没有色根,不对着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你在这骗小孩呢?”王雪娇冷冷地看着肥狼。
她转过头对张英山说,语气里满是嫌弃:“快扔了,小心给这位周小姐偷拍了照片,以后啊,这条假货就不是余先生送给影后的定情信物了,是你这个港岛浪子靠它征服女人心,平白给她抬了轿子。”
“是。”张英山马上把项链放回桌上。
王雪娇平静地看着肥狼:“你说说,到底是你蠢,还是你以为我蠢?嗯……以你在绿藤市的名头,应该不会有人敢拿这么假得不能再假的东西来骗你。那就一定是因为你觉得我蠢了?
你是不知道金三角在哪儿呢?还是不知道最好的翡翠产自哪里呢?
就拿这个来试探我?我看你是觉得我蠢,好骗,既然这样,也没什么可谈的了。”
肥狼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识破,一时不知说什么,屋里的空气仿佛被凝结住
你了。”
张英山:“……”
“你刚才是不是也没有吃饱?”王雪娇直起身子,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
“有点。”张英山端庄而克制的回答。
岂止是有点,他是真的特别饿。
刚才王雪娇吃了七勺,他吃了十六勺,看起来多一倍带拐弯,但是以他的体格,那点菜量,刚好起到了勾起食欲,让人胃口大开的程度,然后,就什么都不能吃了。
如果一口都不吃,反倒没有这么难受。
“搞点吃的!”王雪娇起身去仓库,取了广式腊肉、广式腊肠、鸡蛋和小青菜。
“你记不记得,你说要下辈子才能吃到我做的煲仔饭么?恭喜你,你的下辈子已经开始了。”
张英山跟到厨房:“别这么麻烦,简单吃点垫垫就行了。”
“闭嘴,你去淘米,把米泡上。”王雪娇凶巴巴地把他赶走,自己把腊肠和腊肉洗干净,挥刀将腊肠切成段:“你认识一个叫姬孺的人么?”
“不认识。”
“哦,他在晋国上班,有个手下,你一定认识,叫屠岸贾,就是赵氏孤儿里的那个。有人说他活不到吃新麦的时候,他不信,把那个人给杀了,等到新麦做成的麦饭端上来的时候,忽然决定先去上个厕所,然后就掉到粪坑里淹死了。”
张英山:“晋景公,我想起来了。”
王雪娇切完腊肠切腊肉:“他要是去厕所之前,哪怕只吃上一粒,预言就算打破了,真是不知道他哪来的拖延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立起来的FLAG,就一定立马打破它。”
“福来哥?”张英山一时没反应过来这种中英夹杂的说话方式。
王雪娇解释道:“就是立下的一个目标,一般来说,好的目标不会实现,坏的目标一说就灵。比如,今天好清闲,这就一定会很忙,打完这场仗就回老家结婚,多半是要死了。今天我不会中彩票吧,那就真的不会中彩票。”
王雪娇把肠肉上的肥油部分切下来,削成薄片,放在铁锅里,慢慢熬油,再把葱段和香菜扔进去煸炒,再加入虾米、洋葱和香菇爆香,再加没过菜的水。
“米还得再多泡一会儿。”王雪娇擦了擦手,回大堂看电视了。
大堂的电视面对着大街,有时候晚上直播球赛,外面会站一圈人。
看了一集电视剧,米也该泡好了,王雪娇回到厨房,忽然发现,案板上本来码得整整齐齐的腊肠少了一根,还有一根被扒拉掉到了地上。
王雪娇第一反应就是望向张英山,张英山无辜地看着她。
仔细想想也对,刚才他就坐在自己身边看电视,一直没有离开过,再说,这香肠还是生的呐!
难道店里进了贼?
贼偷肉不是没有,但是哪有只偷一节的?
关键是两人坐在大堂里,居然都没有听到一点动静。
张英山蹲下身子,仔细看着水泥地:“是狗。”
“这也能看出
打了一个鸡蛋,再盖上盖,用抹布包着砂锅边,在火上一点点的转动,让它锅边一圈也能受热。
“还得是以前的柴禾大锅饭省事,做出来的饭是三面受热,也省得我还得这么转半天。”王雪娇感叹。
有一段时间,仿佛全国有实力出国的人,都要去日本扛一个电饭煲回来,说是用日本电饭煲煮得特别好吃。
其实原理也没什么特别的,以前国内的电饭煲就一个加热底板,日本电饭煲说是三面加热,以及稍带微压,效果跟柴禾饭差不多的意思。
后来国内也是好起来了,各家做的电饭煲都有三面加热和微压功能,从很多人带日本电饭煲回国,变成了去日本工作和生活的人从中国扛国产货去日本。
王雪娇看着厨房里那个巨大的三角牌电饭煲,只有一个煮饭和保温功能,无比诚挚的希望技术革新的脚步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好了~”砂锅煲仔饭正式出炉,王雪娇把煲仔炉拿到外面大堂吃,吃之前,先浇上两勺自制的煲仔饭酱油。
深琥珀色的液体淋进雪白的米饭,发出“哧啦”一声,饭香、锅巴香从饭上被戳出来的孔洞散出来。
旁边再放上两棵盐水煮过的小青菜,红红绿绿白白的一锅,也挺好看。
这会儿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人类进入每日哲学思考之:晚上吃什么。
丫丫小吃店的菜单一共就只有一页,附近居民已经从新鲜好奇,到希望有新的花样。
其他的菜好吃是好吃,但是再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啊,虽然也有人能连续在学校食堂吃三年的三鲜面,在公司连吃一年半的鱼香肉丝,不过那毕竟是少数人群。
唉,吃什么呢?
有人漫无目的地走到丫丫小吃店的门口,也没特别想吃什么,单纯想站一站,看别人吃什么,以获取晚餐的灵感。
他们闻到了一股香气,米饭、腊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王雪娇和张英山这会儿还没有开吃,而是一人拿着一个铁勺,在拌饭,这锅饭里的腊肠不像别处是切片的,而是整段煮,保持更多的香味在里面,现在王雪娇拎着一把干净的剪刀,把腊肠卡卡给剪开,被锁在腊肠里的肉汁流出来,落进饭里。
铁勺紧贴着砂锅的边缘插下去,用力往上一翻,锅边上金黄焦香的锅巴被掀出来,与腊肠、腊肉,还有煲仔饭酱油均匀的融合在一起。
吹一吹,香气四溢。
此时绿藤市大多数人只吃过砂锅米线、砂锅肉圆之类的砂锅菜,还有砂锅粥,从未吃过砂锅干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