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2 / 2)

加入书签

若她知晓顾怀玉胆敢矫诏,即便再疏离不问政务,也断不会容忍一个奸臣在先帝遗诏上动手脚。

合理的推测便是:正因她不知。

顾怀玉才敢放肆至此,孤注一掷,冒天下之大不韪。

董太师神情一动问道,“你有皇太后的踪迹?”

陈太后不在宫中,也不在别苑,没人知道她如今在何处。

秦子衿亦不知,他望向窗外,淡淡道:“皇太后素来礼佛,若真要找人,不妨派人去各个佛寺打探,总有一处,是她的落脚之地。”

董太师眼中忽现欣慰,手重重拍在秦子衿肩头:“老夫果然没看错人,子衿你是可造之材!”

秦子衿瞥了他枯瘦的手,眼底厌恶一闪而过,却道:“谢太师褒奖。”

董太师似想起什么,转身从书案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册泛黄的书卷,封皮包着绢素,角略有磨损,显然被精心保存多年。

他手抚过封面《治国论》三字,仿佛在触碰稀世珍宝,“当年老夫在翰林院的书库,捡到这本未署名的策论……”

“老夫遍寻三日,才从卷案里找到你这个‘无名小卒’,你这一手精妙绝伦的颜体,烧成灰老夫都认得!”

董太师说起往事笑了笑,将册子递给秦子衿,封面的一角是当年他用蝇头小楷批的:此子当为宰执。

秦子衿接过册子,瞥见批注嘴角的笑容一僵,不动声色地收入袖中。

董太师再次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自看到《治国论》那一刻起,我便知道你是我的接班人。”

“清流的香火,得你来续。”

秦子衿神情微妙,眼底一瞬间仿佛闪过一丝难堪,又很快隐去。

董太师察觉他的沉默,不由问道:“怎么了?”

秦子衿当即一笑:“没什么,学生只是太高兴了。”

与此同时的相府里灯火通明。

顾怀玉披着中衣倚在软榻上,发梢还滴着水,在青石地洇出深色痕迹。

云娘正用棉巾替他绞发,忽然“咦”了一声,讶然道:“相爷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

顾怀玉轻笑不语,榻边的那盆萼梅开得正好,映得他眉目如画,皎皎若明月,除了太瘦太白,脸上看不出是个药罐子。

云娘看着他这样很高兴,不由笑道:“往年这时候,房里三盆炭火都止不住相爷发冷。”

如今房间里只有一盆炭火,顾怀玉也没冷得瑟瑟发抖。

正说着话,外头脚步轻响,一名铁鹰卫快步进来,单膝跪下:“相爷,属下有事禀报。”

顾怀玉半倚着榻未动,只抬了抬下巴。

“说。”

铁鹰卫立即禀报:“刺客的尸体有动静,菜市口剐刑后,二十三尸首悬吊半月无人收殓,按您吩咐埋到乱葬岗后……”

“昨夜子时,一伙人潜入乱葬岗,将所有刺客尸体掘出,换了上好的棺木,连夜运往京郊北岭。”

“所选之地乃一片风水极佳的福地,山背向阳、草木扶疏,照今日市价,一尺地都要二十两银子。”

顾怀玉缓缓地坐起身来,指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下颚。

铁鹰卫顿了顿,又低声道:“属下派人一路盯到那处,未敢贸然惊动,只做了标记。”

顾怀玉已经听出其中的微妙,直截了当问:“哦?谁的地?”

铁鹰卫伏下身答道:“属下查到,那块地契是……是皇陵陪葬区,是元氏赏功用的'忠烈冢'。”

顾怀玉不禁扑哧一笑,点了点下巴道:“这主子倒是仁义,不枉刺客给他卖命。”

他一点也不意外,想要他命的人极可能是皇室。

老元家死在他手上的人太多了,从王侯将相到近支亲贵,仇恨积压如山,有人想复仇,实属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