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1 / 2)

加入书签

机不可泄露?”

他眯着眼眸,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御座之上,元琢搭在膝盖的双手攥紧,若无其事地向司仪官点头。

钟磬一响,朝会伊始。

元琢深吸一口气,面无表情地开口:“众卿可有本奏?”

钟磬余音尚未散去,满殿死寂,无一人开口奏本。

文武百官垂首而立,目光却在龙椅与太师椅之间来回游移——

所有人都在等着天子抛出那柄悬了一夜的“罢相”之剑。

但谁也未料到,殿上的天子忽然站起身来,淡淡然道:“既无本奏,那便退朝。”

“啊?”

满朝文武齐齐抬头,脸上写满错愕。

不是说好今天投票罢相的吗?

这又唱的是哪一出?

董太师到底是老姜,趁着元琢还没走,反应迅速地出列,拱手高声道:“陛下!”

“陛下莫非忘了,昨日中书门下与枢密三省已奉旨筹备公投,拟于今朝对宰执之任罢行议——”

话还未说完,元琢一记冷冷眼刀甩过去,董太师便戛然而止。

“哦?”

元琢似才想起这一桩事,敛袖落座,看向顾怀玉时却换了副温软语气,似是恳求般道:“顾卿,如今战事在即,此事不如容后再议?”

这场景着实滑稽,罢黜宰执的公投,竟要宰执本人来决定议不议?

顾怀玉瞥他一眼,心里无奈叹气,小畜生该狠的时候狠不下心。

他轻轻摇头,“君无戏言,既然陛下说今日公投,那便今日投。”

元琢掩在袖中的双手再一次握紧,冷冽目光不着痕迹地剐过董太师,用力地一咬牙根道:“好,那便公投。”

话音落下,侍从们鱼贯而入。

两名太监抬着一张墨色漆案置于殿心,另有数名太监捧着青玉签筒依次入列。

签筒内皆是刻有百官名讳的象牙投签,笔直洁白,尾端尚未染色。

每人持其名签,以朱砂笔画“○”或“×”,○为留任,×为罢黜,投入铜炉后,由三司使当众唱票定夺。

大殿内气氛霎时一凝。

众官循名取签,脚步声杂乱,却无人敢言语。

就在此时只听一声暴喝传来,震得殿梁微颤:

“取什么签?!老子就是不投!”

严峥一脚踹翻签筒,象牙签哗啦啦洒了一地,“要罢相?连老子也一块罢了!”

武将队列轰然炸开了锅。

“就是!凭什么投票罢相?相爷做错什么了?为什么要罢他?”

“我就在这看着,谁敢投罢相,我把谁脑袋拧下来!”

“相爷要是走了,让谁来统我们?!让董太师来?他敢上阵杀人吗?!”

呼啦啦一大片人扑通跪地,有人声嘶力竭,有人哽咽大哭,跪地叩首如雨。

殿上顿时乱成一片,喊声震天。

“罢谁都行,不能罢相爷!”

几名太监脸色惨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连劝都不敢劝,只能磕头求平息。

元琢却是微微一笑。

另一侧,顾党文官站作一团,沈浚负手而立,目不斜视。

魏青涯笑得悠哉,低声对他说:“你瞧瞧,人家多会表忠心,这些武将可真不傻。”

此刻正是“拉票”的好时机,一旦等签子投入铜炉,木已成舟,说什么也没用了。

于是董太师与秦子衿对视一眼,方才董太师已出过风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