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烟市偶遇(1 / 2)

加入书签

南城连日阴雨,入春却未回暖。

婚後第三日清晨,万婶推门入内,小声通报:「少爷说天气转晴,府里备了轿子,让夫人随他一道出门走走。」

沈昭宁望向窗外,天光果然明亮些,瓦檐积水未乾,青石小路泛着水意,却没了昨日的寒气。

她本想拒绝,但万婶语气谨慎:「府中嬷嬷们都说,新婚三日若同游烟市,可保夫妻和顺……」

「烟市?」昭宁眉微动,记忆翻出。

那是南城每月初七才有的市集,仅设半日,摊贩聚於文昌巷与双柳街之交,贩糖花丶灯笼丶香料与旧书,亦有卖画的丶唱小曲的。

她想起自己八岁那年,那日佛寺庙会刚散,天边挂着一抹淡金的晚霞,她随家人路过烟市,蹲在路口拾起一枚刚从摊车上落下的茶花。那花瓣边缘沾了几点雨痕,她怕被踩碎,便小心收进怀里,回家後夹进一本画册里。日子久了,她早已忘却这事,只记得那年庙会上,有一个孤伶伶蹲在佛寺门前的少年,低头接过她递去的莲子羹。

自家道中落後後,她便再未踏足烟市。

她沉吟半晌,终是开口:「那就去吧。」

**

一刻钟後,她与傅怀瑾同乘一辆墨色封顶汽车出府。

车身线条流畅,漆面映着晨光,与南城街巷的青石与瓦檐格外不协,那是一种昭示身分的张扬。

他今日难得一袭浅色长衫,衣袖微挽,襟口却仍扣得严谨,神情冷肃如常。两人分坐车厢两侧,虽近在咫尺,却似隔着整座风城。

马达的低鸣与车轮压过青石路的声音交织,窗外人声渐沸,烟市的喧闹气息一点点渗入车内。

汽车行至文昌巷口时,司机缓缓收了油门,在人潮如织的街前停下。透过车窗望去,市集摊棚紧挨着青石路,旗帜与货摊相间,热闹得几乎要将街口挤满。傅怀瑾先一步推门下车,绕到她这侧,撑开一柄墨色长伞,替她挡去头顶的日光。当他的身影稳稳立在车门外时,昭宁侧身下车,心底忽然生出一丝陌生却不恼人的暖意。

「这里……好像更挤了些。」她喃喃道。

「人声鼎沸处,方见世间烟火。」他语调淡淡,却似携着暖意。

她抬眸看他一眼。

这人一向冷肃,却似对此地格外熟稔。像曾经来过,也像是……为她来的。

**

她随他信步而行,沿街而过,街边贩子热情招呼,小童拉着糖葱跑过,一旁书摊传来戏子清亮的嗓音。

他突然停下,站在一处老木书摊前,指着一本书册问:「还记得这本吗?」

她低头一看,那书名《巷中画谱》,便是她幼时总翻来画灯笼图样的手册。

她一愣:「你怎会知道?」

他凝视着她,眸色深沉,声音不疾不徐:「有些事,纵你忘却,仍有人……铭於心间。」

她怔住,指尖抚上书页,翻出几张旧纸,边角微卷,与她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他付了银钱,将书递给她:「收着。」

她接过时,掌心微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