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2 / 2)
裴长青立刻道:“你在家,我去割谷秸。”
沈宁:“割谷秸又不累,俩孩子在路边儿呢,还有这两大摊子,你得在家看着。”
裴长青现在真离不开,因为他们和村民的交易,这两天时不时有人来报名。
有些人报名顺便就把东西带来了,可能扛着几根做椽子的木头,可能挑着一担土坯砖,也可能拉着一车土什么的。
这些都需要裴长青记下交付多少还欠多少,也筛选一下可不可用,免得被人糊弄。
裴长青同意了,让她不要累着,太阳太晒就回家,别中暑。
虽然已经七月底,但是白天日头还是热辣辣的。
吃过饭沈宁和裴母出发,裴母也带了镰刀,摘完绿豆再去帮忙割谷秸。
绿豆和其他庄稼不一样,绿豆不是同时成熟的,熟了不摘遇到雨天会烂掉,遇到大太阳会炸掉,所以隔两天就得去摘一摘,等都成熟直接拔掉绿豆藤就好。
摘绿豆要全程弯腰,很辛苦,农人们喜欢让个矮的小孩子去摘。
沈宁家就种了一分地的绿豆,也不交税粮,就是自家吃的。
量少摘摘也快。
沈宁让裴母去摘绿豆,她先去割谷秸。
分家那点柴火已经烧光了,附近也没大的树林子能随便砍柴,只能指望庄稼杆儿。
这年代还没有玉米,农民就少了很好的柴火。
玉米秸上半截是很好的草饲料,下半截就是很好的柴火,玉米芯也是生炉子的好材料。
现在只能烧谷秸、豆秸以及棉花柴。
高粱秸也很好,但是高粱秸用处非常大,既可以劈篾子编席,又可以绑成把子代替椽子盖房子,还能夹障子、钉晒粮食的箔、围粮食囤子,所以很少人舍得直接烧火。
沈宁去割谷秸的时候正好碰到裴二柱去割自己家的谷秸。
知道沈宁要割谷秸,他道:“二郎媳妇,你只管割,割了捆在地里,一会儿我用木板车给你送家去。”
甭管背驮还是肩挑,那都不如木板车。
一车顶她背两天的。
沈宁也没拒绝,因为她的确干不了大力气活儿,就笑着道谢。
落后的农耕时代和现代社会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时候的单个家庭是没有办法平安存活的,必须和其他人互帮互助才行。
甭管是盖房子、准备材料还是种地收庄稼,亦或者伐木,就连出个远门都得有人作伴照应,遇到事儿也得族里人一起出头。
个人的力量在这里是非常渺小的。
裴二柱帮她,她也心安理得,不会觉得是占便宜,因为回头她和裴长青就能还回去。
不用往家背谷秸,沈宁就没了心理负担,唰唰割得很快。
等裴母过来的时候她已经割了一大片。
裴母:“二媳妇,你今儿咋割得这么快?”
沈宁笑道:“二柱哥说一会儿他帮忙用木板车拉回去,我就想着多割点。”
裴母也笑起来,“我带了镰刀,和你一起割。”
沈宁:“娘,你去看看高粱地吧。”
那块高粱种在洼地里,光照少,比正常熟得慢一些。
但是那块洼地种别的不行,只能种高粱,因为它存水,不足以种水稻,种别的又容易烂根。
裴母寻思也行,她把绿豆放在谷地里,直接去高粱地割高粱穗了。
高粱穗带着挺杆儿,割多少她直接扯根苘麻皮捆捆背回家就成。
家里没有正经笤帚,分家就得了个笤帚疙瘩,今儿把高粱穗背回去,脱粒完了就能扎几个笤帚用。
高粱米也是很多人家的主食,不管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