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0(1 / 2)

加入书签

,瞅着挺有力量和熟练的美感。

王木匠是个稳重人,见不得别人轻浮,一会儿没盯着大儿子发现他居然和老二似的不稳重了,登时想过去踹他,但是从旁观察活儿干得比以前更板正,又默默地转身回去干自己的活儿了。

裴二郎说老大做的不错,那就是看上了吧?

算了,别总去说他,反正木头也修不坏。

没有王木匠的干扰,王大檩木修得又好又快,进度提升了一倍不止。

裴长青大喜,夸两句省钱了有木有!

【作者有话说】

裴长青:独家省钱秘方√

第45章 小孩子的友情 建筑队雏形

今儿裴长青有另外的事儿。

一早他就和来换豆腐、送材料的人说了,这几天要麻袋、草席子、草帘子、树墩子、短的粗木头等,都可以拿来换豆腐方子。

这些东西不值钱,原本没人要的,顶多自家用或者劈柴烧火。

现在裴长青要,附近村里的人也挺高兴的。

原本攒土坯砖的都轻松起来,直接把家里的东西搜刮一下送过来顶账。

自己村的听说裴二郎需要这个,即便已经送够材料的也回家划拉划拉送过来。

裴长青和沈宁商量着要搭四个草棚子,专门用来放石灰。

石灰怕水,尤其泼水粉碎筛好的石灰不能乱放,但是又不能一天筛完,就需要专门防雨的地方存放。

草棚子用茅草、菖蒲、芦苇等不花钱的材料覆盖,上面可以压上黄泥,四周挂上草帘子、草席。

地下放木墩子,或者矮木头钉的木马架,搭起台子,把装生石灰的筐子和熟石灰的麻袋放上。

简单的菖蒲席子、草帘子等,老人孩子就能编。

麻袋则是用苘麻、蓖麻、苎麻等的纤维简单纺线以后粗粗编制缝起来的。

一连几天,裴长青和沈宁都忙着凑材料搭棚子。

家里太忙,也有些乱,沈宁就不让小珍珠和小鹤年去摆摊儿了,而是在家帮奶奶烧烧火,看看东西。

尤其小鹤年,记性好,有些东西放在哪里他看见就会记住。

这几天都是大晴天,白天日头火辣辣的,风也不小,吹得庄稼都熟了,地面也干透了。

沈宁家四个草棚子也搭起来。

裴大伯、裴三叔和四叔几个是全程帮忙的,瞅着二郎家东西多而不乱,一样样摆放有序,看着都顺心。

高里正更是佩服,这几天他上瘾一样,真跟看戏似的得空就来瞅瞅。

时不时也会搭把手干点活儿。

今儿早上裴长青带着裴大伯几个用草木灰洒出三间屋子的轮廓,然后让人刨了基沟。

基沟要刨到硬土层,这样再填灰土反复夯实才能越来越坚硬,还能防潮防水,否则会发生沉降现象。

高里正瞅着裴长青他们挖了齐腰深的基沟,看着比自家的还深呢,“二郎,不用如此深吧?”

裴长青:“要的,这样不但防潮而且防震,一般的地震也能应付。”

高里正听着越发看好裴长青,等房子起来以后必须请老友和大舅兄几个来看看,回头就把裴长青介绍给他们盖房子。

别人正挖基沟的时候童大久赶着牛车送檩木来了。

十根檩木,还带了几截树梢,他全给拉过来了。

同来的还有大童庄和小童庄其他想换豆腐方子的农户,有的人力拉着一木板车的土坯砖,有的拉着一些杂木,还有的拉了一些石头。

石头重,所以拉不了多少,但是石头不用花钱。

裴长青现在并不会全部记录下来,怕浪费纸,改为用一块滑石在石板上记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