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2(2 / 2)

加入书签

十六两赚二两,利润不高,但是有的赚且顾客不嫌贵。

她觉得其他产品也可以照这个价格来。

即便豆干豆皮千张花费的功夫多一点,可这东西不出数,在乡下很少有人换,如果能卖给高里正赚豆子,那自然是极好的。

甚至只有一两的赚头他们也会同意的,毕竟平时想赚一粒豆子都难呢。

比如她做腐乳的老豆腐,需要一斤豆子出三斤豆腐,不能出四斤五斤那种。

不用六两豆子换一斤豆腐,而是改为一斤一两豆子换三斤老豆腐,村民们也是乐意的。

毕竟需要的量很大呢。

只不过沈宁觉得应该从一起头就保障好基层职工的权益,一斤豆子赚二两,差不多是12.5%的收益,乡下人自己做活儿是不算人工成本的,毕竟是固定劳力额外赚钱,只看付出的本钱即可。

这个收益能够保证自己和高里正赚钱的基础上,让村民们也跟着改善生活。

如果赚太少,时间久了他们也会不平衡。

利润还是要向市场求的,低端产品低端价位,保本,靠高端产品赚更多钱来。

高里正愣了一下,随即就心头猛跳,阿宁这是还要做新吃食啊。

他以后更没时间自己做豆腐,不如就从别人家买?

果然沈宁笑道:“我后续想做些素鸡、素烧鹅、豆腐泡,回头给里正伯尝尝,你若觉得好便拿去推给老主顾。”

成阳县就这些酒楼和饭馆,没必要和其他家抢豆腐、千张这些生意,不如直接增加新品种。

柳家豆腐坊没有素鸡、素烧鹅、豆腐泡这些产品。

这年代的素鸡、素鸭、素肉什么的都是面筋制品,把小麦面团洗掉淀粉留下面筋制作的。

至于做法都不用沈宁多管,人家都是多年大厨,只有比她更会吃的。

沈宁给高里正一解释,高里正的眼睛都亮了。

柳家豆腐坊没有!

那他们就是独一份,价格就能高一些,出货量也大。

可比豆腐赚钱!

高里正激动得直搓手,他道:“阿宁,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不能随便就给他们送过去。”

要隆重介绍。

沈宁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她没钱没资源,也没资格隆重介绍,想给人家试吃人家都没机会的。

你一个普通人跑去五星级酒店说我有一道菜,给你们大厨尝尝,人家会搭理么?

所以高里正很关键。

高里正脑袋里的小灯泡连电了,有了主意,“不如就定在你们暖房那天。阿宁先做几样吃食,我送去给女婿尝尝,他是霍家少爷么,嘴巴也叼的,喜欢吃点好东西。他若尝着好,到时候让他邀请几家酒楼掌柜或者二掌柜来你家吃酒。”

酒楼东家就算了,霍三也未必邀请得动,二掌柜还是可以的。

沈宁笑道:“不用非得那时候,这几日我做出来里正伯就带去城里请客。”

这些是高里正的客户,她不需要刻意接触。

她不怕高里正学会制作方法就撇开她,因为她本身就想利用高里正的销售渠道赚钱,或者说是目前需要高里正,等裴长青和阿年读书小有所成之后,她要赚钱就没太大阻力,甚至不需要高里正了。

有功名的男人就是香饽饽,第一次去酒楼吃饭,酒楼掌柜和东家都会主动陪酒交好。

压根儿不用她绞尽脑汁去结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