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9(1 / 2)

加入书签

切开,大家伙儿一人尝了一点儿。

孩子们一点不嫌弃,反而觉得吃得格外香甜。

很快又跑来七八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这是刚在家里帮忙做完豆腐的,其中就有虎头和铁头。

虎头是张氏的大儿子,12岁,铁头是老二,9岁。

这一次回来沈宁跟张氏说让俩小子赶紧启蒙,回头可以跟着去县里给香蒲她们打下手。

小子力气大,跟着跑几次以后就能负责送货。

至于家里磨豆腐的事儿,赵氏能干多少干多少,干不了就不干呗。

反正现在满村都做豆腐、千张、油豆皮,不缺他们一家。

而他们家现在人人都有赚钱的工作,也不是非得和村里人一起送选豆腐。

赵氏就在家做饭做针线带孩子也可以,反正家里得有人做饭。

其他孩子也都是村里的。

原本村里人不让这些大孩子来读书,毕竟需要他们干活儿,可今早沈宁去村里说以后要带男孩子出去赚钱,虎头铁头都去,他们就心动了。

他们不想让待嫁的女孩子出去,却很想让男孩子出去。出去要么有手艺,要么会识字、算账,这么点的孩子也学不到什么手艺,还是学识字算账快一些。

其实之前他们看着二蛋赚钱也眼热,所以都打发自家六岁到八岁的孩子来学习,可自家孩子没二蛋能干,学识字算账只怕也得有阵子。

现在沈宁说要半大小子,他们就打发自家孩子来了。

家里地方不够,新来的也没分班,小鹤年依然让他们和老生一起学习。

就和贫困小学一样,一群孩子一个班级,老生学识字、算术,新生学拼音、数字。

小鹤年讲课的时候二蛋也学得非常认真,即便已经学会拼音和基础加减法,也开始学乘除法、识字,可他学得时间毕竟短,而且主要学收账用的那些词汇,其他的还得继续学。

他们在棚子里上课,蔺承君就在外面听,从缝隙也能看到小黑板和挂图。

他越听越疑惑,越听越觉得是自己学差了还是记忆出现问题?

算术他知道、三字经知道、九九乘法表也知道、数字当然也知道,可这个123是什么?aoe是什么?

还有这人-ren是什么?

他怎么不记得自己学过这些?

是不同地域不同的学习方式?

不对,他走过那么多地方,认识那么多人,从无人这样学的。

那就是……沈老板家的独创?

沈老板,你家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老生已经又开始根据拼音来识字了。

蔺承君憋到阿年给他们讲完新课让他们自己复习他出去上厕所的时候才逮着机会问,“阿年,你们学的是什么?”

他连说带比划了一下。

小鹤年笑道:“蔺叔叔说的是拼音和数字符号吗?是我爹娘还有珍珠、师兄我们几个做梦加游戏琢磨出来的。”

蔺承君:“??”

什么做梦游戏,谁做梦游戏能琢磨出识字和算术的捷径?

小鹤年就给他讲了讲。

他听小鹤年一讲解就知道这拼音和数字是什么、做什么用。

数字好理解,就是自己发明了书写、排列简单方便的密语,不占篇幅,好计算,而且一目了然,有利于记账。

他也瞬间想到自己那些繁复的,让人头晕眼花的账本,除了他和几个账房,其他人总是算不明白。

如果用这样简单的符号来记账,那整个账面就是非常清爽简洁,一目了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