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8(2 / 2)
只要有媳妇儿抱,读书就读书,不在怕的。
崔书吏狗腿地凑过来,“二郎,圆桌样品出来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裴长青惊讶道:“秦书吏动作这么快?”
崔书吏:“他有钱赚嘛,当然快啦。”
裴长青便去看圆桌了。
此时桃源县到龙庙镇的路上,四辆马车正朝龙庙镇驶来。
第一辆马车里坐着四个十四五岁的的小太监,生得眉清目秀,气质敦厚老实。
第二辆马车里是两个气质不俗的嬷嬷,一个身形消瘦,一脸严肃,一个身形圆润,笑眯眯很和善。
第三辆马车装着他们的行李箱笼。
第四辆马车拉着萧先生给小少爷阿年珍珠等人的礼物。
宫嬷嬷抬了抬略水肿的眼皮,神情越发严肃了,这一路长途跋涉,又是马车又是坐船的,她小腿都肿了,膝盖也不舒服。
南边儿太冷了,尤其坐船,湿冷湿冷的,寒风冷气直往骨头缝里钻。
她搓搓手,把脚底下的暖炉扒拉进怀里。
水嬷嬷朝她笑了笑,“听说裴二郎家有暖炕哟,咱们不用睡南方这冻死人的空屋子啦。”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y?e?不?是?????????€?n???????????????????M?则?为?屾?寨?站?点
她俩是地道的北方人,冬天都是睡暖炕的,突然来到没有火炕一冬天就睡潮湿阴冷空屋子的南方,真是嬷生绝望。
好在豆腐娘子的男人能干,会盘火炕,听说还靠这个赚大钱呢。
宫嬷嬷嘴角扯了扯,并不抱希望,“听说裴二郎家很穷,睡的是土屋子。”
老天爷啊,天塌了啊。
她虽然只是宫里的嬷嬷,可过得比外面富贵人家的老太太还舒服好吧?
她俩原本是太后宫的老人,太后薨了她们也不必出宫,就在宫里荣养。
不用伺候人,有人伺候她,不用勾心斗角,那日子舒服得,啧啧,真是没的说。
现在好了,皇帝一杆子给她们支到大南边儿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被发配流放了呢。
当然,她理智知道这是皇帝对她们的信重,其他姑姑嬷嬷的不当此大任,只有她和水嬷嬷既有威望能弹压这些小太监,又低调不会被人关注,关键她们对皇帝绝对忠心。
就是乡下这条件太差了,让她发憷。
水嬷嬷却很乐观,虽然在宫里舒服,可那日子过于沉闷,一眼望到头,让人空落落地发慌。
如今一把年纪还能给陛下做事,她不知道多高兴呢。
她用白胖的手掀开车帘子,问外面车夫,“还有多久到地儿啊?”
车夫笑道:“老太太您甭急,得傍晚才能到镇上呢。”
水嬷嬷就和宫嬷嬷商量,“咱直接去萧先生说的聚文书肆还是豆腐村?”
宫嬷嬷:“咱……先找谢家小公子吧?”
毕竟她们是“萧先生送来乡下跟豆腐娘子学厨艺顺便照顾小公子的妈妈”,得通过小公子认识豆腐娘子,否则贸然上门实在唐突。
w?a?n?g?址?发?B?u?页?ǐ????ǔ?w?€?n???????????.??????м
水嬷嬷:“那先去镇上吧,休整一番,顺便打探打探。”
龙庙镇上,裴云也在盘算回县里去。
裁缝铺就俩婆子不够用的,她这一次回来还要物色几个。
原本她想在县城物色手艺好的针线婆子,沈宁建议她回镇上找。
从老家带人来比在县城找人更好管理。
县城人面对镇上和乡下人的时候有一种先天的自我优越感,和俩镇上来的婆子一起做活儿,容易闹分歧。
而乡下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