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4(1 / 2)

加入书签

笑了笑,温和道:“小六,你说什么傻话呢,咱们是亲兄弟,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哥哥的就不会少了你的。”

陈琦立刻笑起来,“二哥,那我可以踏实读书了吧?我和阿年比赛读书,过年也不能松懈,到时候我就不出去拜年,二哥帮我跟大娘大哥说呀?”

陈二:“成,你只在家里拜年,不出门,我帮你说。”

谭秀松了口气。

陈琦不指望陈二彻底相信,毕竟不是他做什么大哥二哥才那么对他,而是他的存在就被他们视为威胁。

他要么消失,要么不在他们跟前晃,也不讨好爹,做出一点都不想染指家业的样子。

他不想消失,现在也没法让他们消失,就只能避其锋芒,躲出去。

娘已经很努力,很聪明了,前世她也努力找机会,可惜没人能帮她。

这一次,幸亏珍珠的爹娘活下来,还变得很厉害,成为很多人的贵人。

他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争取逆天改命!

谭秀带着陈玉箫和陈琦离开以后,裴长青就每天跟阿年读书了。

虽然裴二郎的身体不错,记忆力也属于同龄中的上等,可跟小鹤年比还是太虐了。

阿恒算过目不忘那种天才,小鹤年虽然没那么厉害,但是瞬时记忆也秒杀很多人。

他默读几页书,读个两遍,顶多三遍,就能复述下来,误差不超过三个字。

裴长青得读出声来加深记忆。

裴长青这么被儿子虐了两天,这日顾千里离开的那个兄弟又带了两个小厮过来替换小全子和小才子。

裴长青和沈宁对视一眼,越发印证了他们夜聊时候的猜测。

这哪里是小厮,摆明是几个小太监!

他无意中撞见几次发现他们上厕所都是蹲着的,从来不站着!

而且他们很容易把裤腿尿湿,又回来悄悄擦洗裤腿。

他留心之下发现更多破绽。

比如新来这俩,顾千里兄弟介绍一个叫王永,18岁,一个叫冯彬,17岁。

男人十五六岁还见少年气,十七八就步入青年了,对比非常明显。

这么大的青年已经开始长胡子了,早的胡子很明显,晚的也一层黑乎乎脏兮兮的绒毛。

这俩人却光溜溜,一根毛儿都没有,也没有刮过的迹象。

比起卢锦和张顺来的时候软成面条,脸白得像鬼,这俩人就正常很多。

这俩人看起来也不像卢锦和张顺起初那么傲慢骄矜,反而笑容和煦,彬彬有礼,很是热情周到。

“小的王永/冯彬,见过水嬷嬷宫嬷嬷,见过沈娘子、裴二郎……”两人挨个作揖行礼问好。

裴母裴父对这俩人印象不错,长得俊俏,嘴巴甜,性子温和有礼,老农民咋可能不喜欢?

“大腊月的又坐船又坐车的,累坏了吧?快进屋热乎热乎。”裴母热情地招待两人。

两人却又贴心送上礼物,“这是京城禾祥斋的点心,蜜三刀、荷花酥、龙须酥、长寿糕,你们都尝尝。”

礼多人不怪,裴母觉得他俩真懂礼,“你们大老远过来怪不容易的,咋还带东西?真是太客气啦。”

她把点心塞给宫嬷嬷,“两位老姊姊家的亲戚呀,个顶个都出息。”

裴母现在也非昔日裴母了,卢锦、张顺以及现在的王永、冯彬,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更不可能是小厮,估计跟顾千里韩方差不多。

既然二郎和阿宁相信萧先生,那她自然也不多疑。

水嬷嬷宫嬷嬷是萧先生和阿恒的人,就是自己人,这些人又是水嬷嬷和宫嬷嬷的亲戚,那自然是亲上加亲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