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8(1 / 2)
衣服不给他,袜子得给吧?
顾千里:呀,沈娘子和婶子给萧先生、阿恒准备了不少,也给帝后准备了杏黄色的内衣和袜子,好像、确实没有给太子准备?
作为皇帝近身伺候的锦衣卫千户,顾千里经验丰富,立刻就想到对策。
没事儿的,就说进献给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也只是样衣,让帝后看看喜不喜欢,若是喜欢可以派人去豆腐村学。 w?a?n?g?址?f?a?b?u?页?ǐ????ǔ???€?n??????2????????o??
这本身就是沈宁的意思,她只想让帝后做最大的招牌,可没想一直进贡衣物。
帝后和太子的衣服嘛,肯定有专门的宫内制衣监负责。
第154章 最大祥瑞 这是朕的福气,是太子的福气
若是帝后的朝服、礼服,甚至常服,都不会随便从外面采购,而是有固定的流程。
礼部、钦天监等拟定纹样、规格,由皇帝批复,地方织造局提供布料,特殊纹样则有内廷织染局负责,再交由针工局剪裁缝制,最后交给尚衣监验收,分发各宫。
但是像内衣、袜子这种不牵扯礼仪的小物件还是可以灵活处理的。
如果不信任民间织造,还可以派针工局的宫女太监们前去学艺。
对于这种新式好穿的袜子,皇帝一眼爱上。
当然要!
皇后和太子也要,所以……要么让福气娘子制衣坊为皇家进贡,要么派人跟她学艺,又不能白学,不如赐封她一个正经的职务。
例如针工局驻外掌司?
针工局掌司负责技艺传授、指导事务,倒是合适。
如此若是她再有什么新奇的吃食、服饰等都可以直接送进宫里。
赐封她皇家内廷官职,也可以保护她的作坊,不会被其他大家族染指。
再一个他给这新品冠上皇家称号,其他达官贵人想买自然得出高价,京城这边儿针工局是不是可以悄悄外卖?如此可以充实内帑。
内帑就是皇帝的私库,皇帝可以自由支配的一部分钱财,主要用来打赏、购置皇帝私人物品,也会用来支持国库、应付紧急事件等。
不过很多皇帝都将内帑视为私物,随意挥霍,甚至授意亲信太监大肆聚敛财富充实内帑,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元丰帝的私库主要想建造船队、培养水师、出海贸易,现在不够支持船队的,只能培养王建忠等人私下出海。
他略一盘算就觉得这新式袜子虽小,却大有可为,便想盖章皇帝御用再高价售卖。
事实告诉他,甭管什么东西,但凡跟御用有关外面就能卖高价。
以往那些高价都被其他官员扶持的大商巨贾赚走,皇帝分不到一点好处,这会儿他就想赚这个钱。
福气娘子制衣坊在豆腐村乃至民间卖的都无所谓,并不会影响针工局这边儿卖高价品。
即便同样的东西,只要冠上皇家名号那价格自然要翻几倍的。
他只赚这个溢价,不和普通百姓争利。
当然,得从长计议。
皇帝心里盘算着却又和众人说育种司的事儿,让户部拟定章程、拟旨,到时候派户部官员去成阳县宣旨,除了宫里派去的太监副司正,另外成阳知县也要配合育种司的事务。
谢相爷全程没有异议,杨、张、刘三位看他脸色,心有疑惑却也没表示。
以前此类政事基本都是朝廷提出,内阁商议决定然后向皇帝汇报,通过以后再拟旨给皇帝批复,很少由皇帝主动发起。
不过只是一个育种司,对内阁六部以及地方政务没有什么影响,内阁自然同意。
太子听得跃跃欲试,他想去颁旨!
他想去豆腐村溜达溜达!
不过他知道父皇不会同意的,因为父皇一直跟他说作为皇帝不能轻举妄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