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4(2 / 2)
沈宁简单说了一下,让裴长青几个陪着陆裕去路边儿迎接两位大人,她教裴母炸臭豆腐。
裴母现在很会掌勺,只要沈宁说怎么炸、炸成什么火候,需要复炸,那她就能做的差不离。
沈宁又把臭豆腐的料汁做法教给她。
一碟子蒜蓉蘸料,一碟麻酱,半碗腐乳花椒油,还有韭菜花酱什么的,谁爱吃什么味儿就可以现调。
裴母如今做饭也是一把好手,快手快脚地准备好酱料。
此时刘知府和曾知县的车架也到了牌坊下。
裴长青带着高里正、裴父跟随陆裕上前迎接。
他口称草民见过知府大人、知县大人,就要撩衣摆下跪,却被刘知府的胖手稳稳地扶住。
刘知府和气得很,对裴长青没有一点架子:“二郎无须多礼。”
待钦差大人抵达以后两人也算同僚了,且裴长青是新晋红人儿,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曾知县看向裴长青的眼神颇为复杂,有欣慰、羡慕甚至还有一点酸溜溜的嫉妒。
他们哪个不是寒窗苦读十数年,花费钱财无数,四处拜师、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付出了无数辛劳以后才能踏进官员行列?
人家裴长青竟然就靠种庄稼变成了七品官儿,不是吏,是官儿。
虽然只是一个从七品。
虽然只是一个育种司,不是什么实权衙门。
可人家是皇帝因人设职,专门为他设立的这么一个衙门。
若不是因为他,为什么要设在豆腐村?
这根本就不合规矩。
这份殊荣简直比中了状元还要荣耀万分。
状元虽然难得,可每届殿试都会钦点一名,状元虽多,可青史留名的有几个?
人家裴长青是第一任育种司司正,第一,甭管在哪朝哪代都会被记录在册。
青史留名啊!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美名!
有些文官为了能够青史留名,不惜死谏,故意惹怒皇帝杖毙或者当廷触柱而死。
曾知县心里酸溜溜的,对裴长青却如兄弟般热情。
陆裕从旁看着知府和知县两位大人对裴长青那么随和亲切,早就过了嫉妒的阶段。
看着不如自己的人一步步超越自己,那滋味儿不算好受,可如果这个人不但超越自己,还隐隐超越了自己的顶头上司,那似乎就没那么难以忍受?
顶头上司想必更难受,所以他就没那么难受了。
刘知府对待后辈子侄一样同裴长青说话,告诉他皇帝有旨意下达府衙,为了让百姓耕者有粮,劳者有食,朝廷特意成立育种司,专门培育优良种子。
曾知县替刘知府说出未尽之意,“二郎,陛下和朝廷能发现你的才能,知府大人出力甚多。”
裴长青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又给两位大人施礼道谢,心里却明镜儿似的。
如果没有萧先生影响皇帝,只怕再过五十年也见不到玉米的种子,更不会想培育良种。
当然,既然要走仕途,场面话是必须要会的,而且要娴熟。
他一副真诚恳切的样子,“多谢知府大人,多谢曾大人。知府大人比去年消瘦很多,可见公务辛劳,为了黎民百姓,为了陛下和朝廷,大人一定要保重身体。”
刘大人去年冬天还肉嘟嘟的,毕竟整天吃吃喝喝又不怎么忧心工作,自然心宽体胖,可自打马明于光的案子事发,又牵连出各地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