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3(1 / 2)
。
她家里田地有娘家兄弟帮衬,家务活儿有公婆,能出来,而且她以前也表达过愿意出来的意思。
她脑子灵活,情商高,为人大方热情,学东西快,如今拼音识字法、数字算术运用熟练,已经认识三百来个字,能应付日常所需。
让她带队在这边作坊干活儿是可以的。
能撑起分作坊,工钱自然也要涨一涨,月底也会根据工作情况发奖金。
张氏:“如今大丫二丫算账很可以,足够帮我的,不如让香蒲和铁头过来帮衬荷花?”
铁头毕竟是自己人,常驻这边儿也能帮阿宁盯着。
沈宁自然没意见,“让张大哥和大柱哥过来帮忙。”
天冷了,建筑队歇工,除了木匠其他人也去作坊干活儿。
商量好了,沈宁就让运输队给大伯娘和荷花嫂子捎信。
让裴大伯准备带进城的工具,让大伯娘安排跟着荷花嫂子进城的人,依然选未婚大小伙子和十几岁大姑娘为主力,另外选三个做饭、洗洗涮涮的婆娘。
荷花嫂子那边儿允许她从娘家选几个当用的侄子侄女。
阮家兄弟多,对妹子好,家风正,他们的子女教育得也不错。
沈宁给了他们两天时间准备,结果第二日傍晚荷花嫂子就带队坐运输队的骡车过来了。
八个大小伙子,五个十来岁的少女,三个四十来岁的妇女,两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还有裴大柱和张本力。
他们各自背着行李卷,个个喜气洋洋的。
沈宁亲自接待他们,笑道:“这是一晚上没睡吧?怎的这样急?”
阮荷花笑道:“不妨事,我今儿在骡车上溜溜睡了一天呢。”
也就她和裴大伯大伯娘忙,其他人收到信儿顶多准备一下行李卷,睡不着那是激动的。
沈宁让二蛋和石榴给他们安排住处,男的住前院儿,女的住后院儿。
地方不够就让木匠做高低床。
张氏又把高进升、裴金子喊来,加上香蒲几个给新来的少年们做紧急培训。
不是培训怎么干活儿,他们都在家里作坊做惯了活儿的,主要培训如何适应县城作坊的节奏,如何应付日常遇到的情况。
若是有人故意接近打探作坊消息该怎么应对,如果有人想收买他们偷方子该怎么办,如果有矛盾和困难该怎么办。
另外就是工作之余也要加强学习,识字、算术缺一不可。
沈宁又跟阮荷花聊聊,给她吃颗定心丸,再听听她的想法。
阮荷花本就敬重沈宁,当初第一时间跟着学做豆腐赚钱,后来也是作坊主力,现在能来县城做管事自然骄傲得很。
她昨晚下半夜从娘家回来都激动得睡不着,跟男人嘀咕了一宿呢。
她按捺着激动,把原本不好意思说的话也说出来,“阿宁,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没文化的庄户人,平时很少说感情外放的话,诸如激动、失望等等词汇,那是鲜少说的。
肉麻。
沈宁笑了笑,“嫂子,我相信你,你肯定能做好的。”
阮荷花就拿出一个自己装订的本子,上面写着他们从家里带来哪些工具,还需要额外置办哪些。
沈宁简单看了看,上面有字有拼音,书面整洁,不像有些人写得黑乎乎一坨。
她点点头,又教了阮荷花两招,无非就是怎么鼓励员工,怎么引导他们良性竞争,奖罚分明等等。
这些都是沈宁在村作坊做的,阮荷花日常瞅着也留心琢磨,这会儿再听沈宁说说其中的道理,就越发有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