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5(1 / 2)

加入书签

,还会招致外敌觊觎!请陛下三思!”

池婙眸色一暗,声音十足的冷酷,“甄睿才,我对你寄予厚望,你却玩忽职守,带出的兵军容不整,纪律散漫。治军如此不严,就是对整个国家的不忠!”

她一扬手,“来人,把甄睿才拖出去斩了!”

听到这个“斩”字,甄睿才整个人都吓懵了,直到侍卫上前来摁住他,他才反应过来,大声喊冤道:

“陛下,臣冤枉啊!臣自任阅兵指挥以来,夙兴夜寐,从未有丝毫懈怠,受阅军队凌乱涣散绝不仅是我一人之职,陛下怎可因此就判我死刑?”

其余官员也是这样想的,尤其是武官一党,纷纷跪倒给甄睿才求情,“陛下,唐州城一役中,是甄大人率军守下了疆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怎可轻易斩杀?”

李勉倒台后,朝堂势力大清洗,李相党不是被杀就是流放,与此同时,池婙也提拔了很多女官,但是和数目众多的男官相比,女官依旧只是绿叶红花的红花,绿肥红瘦。

只不过,这些男官的权势没有这么李勉那么大了,也不敢明着和池婙相抗衡,但是底下的暗流涌动,却是只多不少。

他们都想打倒李勉,但他们也都想做第二个李勉。

寒门党自觉在对付李勉一案上,为池婙立下了大功,理应得到封赏提拔,可之后池婙却并没有重赏他们,这叫他们很是不满。

因此,看到池婙嘉赏赵玉璋,惩处甄睿才,他们就意识到池婙是在故技重施,想要借此杀鸡儆猴,把兵权牢牢掌握在手里。

如果像甄睿才这样的功臣,都能让池婙说杀就杀了,那他们这些手无寸势的文官,不就更没危险了吗?

因此,寒门党也纷纷跪倒在地,劝阻道:“陛下,甄大人杀不得!他是武官之首,执掌军政多年,如此轻易斩杀,必会引起内乱,甚至是军队哗变啊,请陛下手下留情!”

似是要印证他的话,军队忽然爆发出一阵骚动,和刚才的情况比起来,更显得杂乱无章了。

甄睿才见此情景,心中恐惧顿去,嘴角扬起一丝阴郁的笑。

若是池太后派人偷偷暗杀他,说不定还能成事,可若想当着军队的面杀他,借此树立她的权威,那是绝无可能!

这时,头顶忽然传来一声冷笑,“甄睿才是守卫国家的功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甄睿才大惊,慌忙抬头,却见赵玉璋不知何时竟走到了他面前,手中一柄红樱长枪,枪头闪烁着和她眼神一样冷冽的寒光,杀气毕露。

他不由得哆嗦了一下,下意识爬着退了两步,“你、你胡说什么?”

赵玉璋跟着上前一步,冷目盯着他,“当年唐州城一役,你率军弃城而逃,是我号召全城百姓背城迎战,才击退了西祈军!而你,贪功邀赏,将我手下亲兵的姓名全部抹去,独占了这份功劳,简直是歹毒至极,何止是该死,简直是该千刀万剐!”

说完,她转身向池婙跪下,身后披风在空中划过一道利落的弧线,声音里是不容置疑的坚决,“甄睿才冒领军功,欺君罔上,兼之治军不严,玩忽职守,其罪当诛!臣奏请以车裂之刑,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群臣哗然,甄睿才更是浑身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脸上血色尽褪,嘴唇止不住的颤抖。

第61章 永志不忘

三个月前,上林苑营地。

赵玉璋大步走进中军营帐,就见池太后坐在帅案之后,手指随意翻动着桌上的案册。

池太后刚巡检了金乌卫,不知道她对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是否满意。

心中这样想着,脚下却未停,径直走到案前,拱手行了个军礼,“见过陛下。”

池婙放下案册,抬头看向她,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微笑道:“赵将军,真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你就带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我想等她们练熟了火器,阅兵大典上,必然能夺得头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