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1 / 2)

加入书签

论是谁当了皇帝,她都只有任人宰割的份。而她所推行这么久的制度和改革,都会被轻而易举地推翻。

没有人可以和皇权抗争。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不能按照薛淇所说的做,“不……我不能背叛阿娘。”

薛淇立即反驳道:“这不是背叛,就算池太后愿意,公主也不可能继承她的权柄,不是吗?”

赵明月心中挣扎,沉默良久,才重新抬起头,语气平静,眸光却如寒剑凌厉,“薛师傅说得不错,我同意。但我们还是要先解决悦王和灵王,有这两个威胁在,我不可能坐稳皇位。”

听到这里,一直没有开口的赵玉璋道:“可以给梅君嵘和玉照去信,让她们调骑兵急行军来都城支援,便不用担心叛军的人马了。”

赵明月垂眸思索了一会,问道:“她们过来,最快要多久时间?”

赵玉璋粗略计算了下,“一去一回,至少也得十数天。”

赵明月点头,“可以,我已经说服悦王先派人去都城劝降,他们暂时应该不会出兵,时间上还能再拖延一会。”

三人谋划定了,便用密文写下书信,给梅君嵘和玉照送去几十封飞鸽传信,又怕出差池,又另外派人带着赵明月的金符和亲笔,悄悄离开营地,回去豫州调兵。

————

翌日,赵平又把赵明月叫去县衙,众人商议着拟写了退兵条款,派人拿着这些要求,前去都城劝降,让池太后退位还政。

到黄昏时分,赵明月才从县衙离开,回去营地。

她骑在马上,手抓紧了缰绳,偶一侧头,眺望天际的夕阳,如血色般的日光落在她清俊、冷硬的面颊上,无端透出一股肃杀之气。

薛淇站在行宫阶下,凝目望着她走过来,“公主,劝降书已经送去都城了吗?”

“是,悦王的人已经出发了,”赵明月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走到薛淇面前,携了她的手,“薛师傅,我们进去说吧。”

两人进去大殿,就见赵玉璋站在桌前,面色凝重地看着上面的地图。

卫兵已经提前将蜡烛点上了,火光将地图上的线迹照得很清楚。

赵明月走过去,循着她的视线看去,发现她视线的落点正是南阳城的南阳行宫。

行宫离都城有三百里远,因为背靠支已山,翠绿的峰峦形成一座天然的屏障,夏季时格外凉爽,曾是皇帝避暑的胜地。

赵明月疑惑问:“姑姑,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赵玉璋抬起头,“这里没有问题,我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悦王会同意让公主当盟主,他就不怕公主抢了他的功劳吗?尤其是眼下,都城已是唾手可及,他真的会什么也不做吗?”

赵明月脸色凝重起来,“姑姑的意思是……?”

“我担心,悦王会对我们不利,若是行宫被围,我们唯一可以走的退路,就是支已山,我想是不是要在山下布置些陷阱,以防万一。”

薛淇赞同道:“我同意赵将军的看法,我们必须做好撤离南阳的准备,在援军到来之前,不要与叛军发生正面冲突,尽可能地保存实力。”

赵明月点点头,“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事不宜迟,姑姑,你现在就让人将陷阱布置了吧。”

赵玉璋应下,转身离开。

赵明月走到桌案前坐下,眼睛盯着地图,脑海中却想起了赵平和赵刁两人白日间说话的神态。

她一直有留心观察他们,总觉得这两人眼神交流有些频繁,该不会是联手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