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6(1 / 2)

加入书签

日里私底下仍是不来往的样子。

在四公主出嫁到漠北后,二者关系甚至还更为僵硬了几分。

张佳氏以此认为,翊坤宫就是她的突破口,用了许多办法在私底下打探,想问出十一阿哥活命的关键。

若是有药,她去求!

若是有仙,她去跪!

人在宫里坐,突然来了一个莫名其妙讨好的人,身份还是惠妃儿子的新妾。

问的还是和十一阿哥“生病”相关的事。

宜妃冷笑:“这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惠妃这是使不出法子了吗?”

郭贵人陪着笑容。

宜妃用了一口果子,又吩咐心腹道:“去永和宫看看,这位大阿哥的新宠有没有也过去。”

不等后宫处理“张佳氏”有意无意的打探,这日早朝上,皇帝突然大怒。

点名过了年,新到朝堂上旁听的九阿哥:“胤禟,你来说说,当初朝廷推广三大高产作物是为何?”

九阿哥哆哆嗦嗦出列,但开口条陈是不差的:“回汗阿玛的话,作物高产,当为天下万民饱腹之用。”

点到为止,康熙让他退下:“这话,胤禩认同吗?”

就连最爱钱的皇子,也知道不该百姓打粮食的主意……

八阿哥迅速出列,行礼:“九弟说得十分有理!民以食为天,吃得饱穿得暖才能稳固天下,寻……”

皇帝没听完:“你嘴上说得好听!”

“但怎么你主抓的四川一省,土豆久高不下!百姓种出来了,最后都送到了权贵的餐桌上。”

“寻常百姓,就是想吃一口,非得耗尽家财不可了?”

胤禩立刻就跪下了,诚惶诚恐,尚不敢为自己狡辩。

三阿哥站了出来,似是帮腔道:“或许是四川等地土豆产量较少,所以才奇货可居,引发高价。想来番薯、玉米会好一些?”

皇帝直接将折子扔下,梁九功将其捡了起来,送至三阿哥面前。

胤祉捡了起来,惊讶道:“八弟,这怎么番薯和玉米的价格竟比土豆还要高上两倍?”

“土豆居然已经是三者之中四川产量最高的作物了……这,是儿臣多言了。”

胤禩叩首:“汗阿玛,是儿臣经验不足,管教不严,被下属们糊弄!还请汗阿玛再给儿臣一次机会,将功折过,以正视听!”

康熙罚了八阿哥半年的俸禄,令其立即改正。

又命四阿哥统查全国各地三大作物真实物价,若欺上瞒下者,定不轻饶。

退朝后,百官也连忙回家去查自家买到的土豆、玉米、番薯都是何等价位。

在他们的印象中,一开始这老三样可都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

一查,管家带来的采买告诉主子,若是原样买的话,三个作物有的时候还比买米要便宜,更别提和冬日里的洞子菜相比了。

不过要是玉米糖、薯片等物,因加了调料和配方,倒是要贵老不少。

百官们放下了。

这京畿之地,由四皇子亲自统管,到处是没出岔子。

不过他这次倒霉,叫其余地界的人连累。

***

毓庆宫。

太子笑着夸赞三阿哥:“三弟,今日在殿上为八弟说了好话,可谓兄友弟恭。”

叫汗阿玛更是对八弟起了怒火。

谁叫他是几位皇子之中最早领了推广事宜的人,又是在大阿哥手底下做事,不针对他,又对谁?

三阿哥却朝着索额图行礼:“还是索相计谋高超!”

“直接低价大量收了四川上的作物,高价卖回四川富豪乡绅手中,他们就是吃了哑巴亏,也不敢不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