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4(1 / 2)
旧掌握在天子手中,至于是漠南还是漠北,京中也再无一位国舅的子侄,能匹配得上福瑞公主了。
两位暗自较劲的少年,随后匆匆散了。
甜甜扮着“虚弱”,却意外抱回了一堆由土豆、地瓜和玉米制成的甜食。
老皇帝极为疼爱孙女,向来送的东西都非富即贵,不是金银就是玉器,恨不得闪瞎所有人的眼。
吃的东西也有,但大多是在乾清宫随意为之。
或者是察觉了孙女的一时喜好,让人特意置办。
可今儿是胤禛册封太子的大日子,而她身为适时礼让的“功臣”,按理收到的礼只会更富更贵。
这,又是什么苗头?
甜甜只愣了一秒,便沉迷于甜嘴之中。
及午时,进宫参与仪式的人,纷纷回来,脸上的喜色都是藏不住的。
是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往后,王府里可都成了东宫的人,心里头自然是各个高兴。
再等甜甜细细一听,他们回来之后的说辞,可不太了得。
“这下看外头还敢再胡说八道!”
“咱们太子实至名归!”
……
甜甜:哦?
第229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东听一嘴,西凑一句,甜甜听齐了。
今日礼成之后,天子领着一众大臣,从奉先殿回到御门外。
随着魏珠手持奏折,每念一句,小太监们就搬出一筐或者几筐的地瓜、玉米和土豆出来,在两侧。
“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所辖领域,共产出……”
除了皇八子是十筐以上,剩下的都没有超出五筐。
直至,魏珠念出:“太子所辖领域,共产出……”
小太监搬筐放置在小道另一侧的动作,迟迟没有停下,同对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胤禛一人所辖地区的产量,满满一地,加起来远超其余所有人的筐数。
以一筐换算亩产三百斤为例,这已经是简单一眼亩产近千斤的差距。
康熙的嘴角微微一扬:“今岁大丰收,多亏了天下百姓的辛勤劳作,也是几位皇子在众臣的配合之下监督有功。今日是大清立太子的佳期,这些高产作物用来犒劳众臣,诸位不觉得寒碜,便足。”
众臣立刻掩饰或震惊或怀疑的情绪,异口同声跪下道:“多谢皇上厚爱!臣等不胜感激!”
康熙笑意吟吟看着太子。
众臣便又些微调转方向:“多谢太子。”
胤禛面色平平,淡然示意。
但胤禩眼底浓烈的情绪,还是被他尽收眼底。
汗阿玛突然来这一手,胤禛事先并不知情。
比起其余兄弟被比下去的愤怒不平或不甚在意,还有如今东宫里头众人的狂喜,胤禛的心底却泛起了一股冷意。
他当然知道,外头都在说,他身为皇四子能跳过三阿哥坐上太子之位,不过是出于侥幸。
侥幸因为家中妾室的肚皮出息,得了一位其他人都没有的福瑞公主,才有了这天大的运道!
至于他本身,比起一众出彩的弟弟们,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而今天,皇帝在册立太子的大典之上,亲自为他“背书”,将那些隐于书案里他的数据成就,用一筐又一筐圆润而明显的高产作物,堆在皇子和百官的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