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5(2 / 2)
至于这公道到底是为谁主持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136章
底下的所有人一同见礼之后, 赵霁就找着最前面的位子坐下了。
坐下之后,目光很自然地就落在了他笔直的正前方跪着的蒋宇星和他身后两个学子身上。
赵霁清清嗓子,询问:“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大闹贡院?”
按理说,皇上都过来了。在平民和士子眼里, 这天下怕是不会有比皇上更能为民做主的人物了。
偏偏让包拯很意外的是, 蒋宇星依旧一字不谈。
就只是紧闭着嘴巴, 不停白着脸磕头。
包拯却是从蒋宇星的态度中,找到了端倪和方向。
蒋宇星进来的时候,衣服略有杂乱,尚且顾得上整理一下之后再和包拯见礼。
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不止说明蒋宇星对自己形象非常在意,并且说明蒋宇星是有底气的。
他的底气可能来源于对开封以及李寻欢和陛下的了解, 也可能是自己背后有人能够保他,总之,在当时的蒋宇星眼里,他哪怕是大闹贡院,都丝毫没觉得自己会有什么性命不保的危险。
但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蒋宇星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
是从他故事的叙述中,所谓的‘郭少爷’出场的时候。
包拯问完了郭少爷是谁, 他就一脸震惊地呆住了。
那这‘郭少爷’便必定是个关键人物。
那问题就来了。
陛下来了就坐在这里, 蒋宇星却并没有一种有了后台的感觉和表现,这和他一开始的从容自信完全不符。
为什么?
除非, 在他眼里, 那个‘郭少爷’的后台,就是现在坐在堂上正中间的陛下!
堂堂天子成为他后台的人物,开封府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最起码李寻欢就是所有东京城内老百姓眼里的‘陛下嫡系’。
但是性郭的‘嫡系’却不多。
偏偏后宫就有一个, 而且还就在昨晚牵扯进了某个特别大的事件。
赵霁双手撑着桌子,双眼盯着跪在地下的那个年轻书生磕头虫似地,只会蹬蹬蹬磕头,嘴唇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完全没往自己身上想,以为是曾布吓到他了。
眼神往曾布那边瞟了一下,想开口请曾布离开。
偏此时,身侧前方的包拯突然开口:“你刚刚的叙述中,口中的郭少爷,可否是当今郭妃娘娘的弟弟,郭单睿?”
嘶——
嘶嘶——
堂下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蒋宇星身后的田光和殷得荣原本维持着‘跪’的姿势就已经很吃力了。听到包拯所言,立刻瘫软。
皇上后宫里,郭妃和皇后同时有孕。
这事哪怕是个外乡人都对这个铁的事实绝对了解。
民间更是盛传郭妃圣眷正浓。
一个妃子能够越过皇后首先有孕这本就代表了一种皇上的态度。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