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1 / 2)
科市长卢列夫与他的老朋友托纳利阿尔科维奇的关系,在联邦解体前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托纳利在1970年代即担任西伯利亚能源协会的管理职务,1987年,他晋升为该协会主席。托纳利毕业于石油大学,是俄罗斯资源系统中罕见的兼具技术和地方工作经验的官员。
......
1991年,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利用信息不对称及政策空白期迅速组建股份联合体,掌控诺瓦里尔斯克矿业资产。在1992年的诺矿公司临时董事会改组中,原由国家控股的能源资产被转移至名为‘诺瓦里尔斯克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新法人实体,其背后即为阿尔科维奇家族。
在阿尔科维奇控制了诺瓦里尔斯克的金属生产后,当地的财政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不过在问到工人们对公司股东的看法时,他们对阿尔科维奇的好感要明显高于其他潜在的掌权者,他们认为阿尔科维奇在对待地方问题上,更加符合他们的期待,因为工人的平均工资提高了,但这仍然无法否认,寡头们正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侵吞国有资产。
该事件虽在媒体曝光有限,但对于论文研究问题具有标志性意义。要知道,一位地方矿工家庭出身的技术官僚和他从军队中毕业的儿子,仅用短短不到五年时间,便完成了从公营控制向私人寡头的蜕变。】
最后,在法国《费加罗报》报上,这个姓氏再次出现。
【在巴黎的上流社会,极具政治威望的斯科特家族一直是话题的中心。近日,莉娜塔斯科特携同她的富豪丈夫出现在法网决赛看台上。据称,对方通过苏联解体后的资产重组成为俄罗斯最富有的资源型寡头之一。
莉娜塔目前仍然定居巴黎,每月前往莫斯科至少两次。】
......
海莉终于伸手,拿起一颗白棋。
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摸子走子,执棋,则必走棋。
“如果钯金的产量的确有问题,那么验证了我的猜想,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泡沫。泡沫意味着谎言、欺骗、动荡、机会、财富……眼睛见到的,不一定是真实,摆在眼前的事实,也未必是真理。”海莉凝视着棋盘淡淡说道。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了一个‘洞穴理论’,他说有一群人,自出生起就被锁在一个洞穴中,双脚与脖子被铁链固定,只能看到洞穴内壁。他们背后是一堆火焰,火焰与人之间有一道墙,有人隔着墙举着各种物体走过,这些物体在火光照射下投射到洞壁上,形成影子。”
“囚徒们从未看到过真实世界,只看到墙上的影子,便误以为那就是全部的现实。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爬出洞穴,第一次看见真实的世界,阳光、天空...他意识到过去所见皆为表象。”
“戳破泡沫,就好像是解开了锁链。总有那么一天,洞穴里的人将看见太阳。”
她落下棋子。
胜局已定,没什么好说的。
莱伊放弃了抵抗,她跪坐在羊绒地毯上,垂眸说:“可是柏拉图也说,当那个人回到洞穴,想要告诉其他人真相时,却遭到了排斥与嘲笑,他被认为是疯子或威胁。”
“为什么要在乎那些人怎么说呢?”海莉也坐到地毯上,她摸了摸莱伊的头,丝缎一样的质感,手感棒极了,“愚蠢的人,不可与之深交。”
小女孩忽然站了起来。“爸爸。”她乖巧地朝着海莉身后唤道。
海莉回头,亚历山大阿尔科维奇正静静站在楼梯口看着这边。
他是一位英俊的中年男子,身材高大,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
“莱伊。”他轻声唤女儿,“不要打扰客人。”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莱伊偷偷向海莉做了个鬼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