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1 / 2)
道的,我是很看重长期投资的呢。”
她说话总是笑盈盈的,语调轻柔,眼睛却是冷的,没有过度的谄媚,让人听起来很愉悦,就好像是对方经过认真思考后,通过理性判断认可了自己的观点一样,使得沃伦有极大的满足,这种认同感他很难在和他地位差不多的投资银行家们身上得到。
多年来,沃伦诺特和华尔街银行家们的关系总是分分合合,谈不上友好,他们可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海莉就不一样,沃伦能感觉到,海莉某种程度上是真正在认可他关于长期主义的一些想法。
尽管她被认为是新一代里最优秀的投机专家。
年轻的女孩,今年也才26岁而已,已经有了相当辉煌的战绩,同龄人中她是最卓越的那一个,任何一个有着好为人师之心的前辈都恨不得她是自己的学生。
唉,沃伦诺特坚信这是因为海莉被误导了,走错了路。谁叫她最开始工作就去了蠢蛋格里芬布朗的手下呢?那群人没有给她树立正确的认知,才使得她在错误的投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已经69岁的沃伦诺特自认为自己拥有一颗善掘人才,拯救他人的美好心灵。他虽然没有见过海莉,但是在收购ESF的时候,就已经耳熟这个女孩的名字。当他从摩根银行的总裁刘易斯那里得知海莉准备创业的时候,他立刻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苦口婆心劝她不要再去做那些愚蠢的套利组合。
果然,他的劝说打动了那个女孩,在电话里,海莉言辞恳切地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打造一系列足以应对风险的超长期基金,保证投资仓位的动态平衡。
沃伦诺特为自己的举动感到自豪!他非常认可海莉的这些新的构想,并决定投资她的公司——如果他还能记得自己最讨厌的就是华尔街包装出来的那些虚构的理论的话。
和沃伦诺特搞好关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方只需要轻轻一挥手,就能给海莉送来取之不尽的好资源,比如现在。
“阿尔本麦凯,奥克伍德养老金的掌门人,手中管理着一千七百亿美金养老基金。凯恩库尔曼,《纽约时报》的主编,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卡洛斯维拉,你们可能不熟悉,他是南美洲最大食品生产公司的老板,哈哈......史蒂文森,北方能源的首席财务官,这是大卫,甲骨文公司的老板,以及他的助手......嘿,迪恩,伙计,你怎么到了?”
海莉一一见过这些企业家们,笑着和他们问好。
她是沃伦诺特非常看重的后辈,在场所有人都瞬间有了这一个共识。
【作者有话说】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叫《1933年银行法》,为大萧条末期确定的法案,原因是1929年华尔街股灾之后,公众对银行投机和金融失序极度不信任,因此通过这个法案来分离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银行不允许控股证券公司。1999年,克林顿批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核心——分业经营条款,于是大银行和大投行再次合并,诞生了美林、高盛、花旗、摩根大通这样的巨头。它的废除至今仍是金融监管界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
第93章 太阳谷峰会
酒过三巡,老男人们都聚到度假别墅里打桥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