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1 / 2)

加入书签

堆,恐怕要不了多久,便要香消玉殒了。

她扫了一眼徐梦舒,徐梦舒便依言道:“那可不巧,我们也要去看那株赵粉,总得讲个先来后到吧。”

梨瓷眨了眨眼睛,指了指里边的方向,“可那株才是赵粉呐,姑娘是不是走错了?”

“你当我会认不出赵粉么?”徐梦舒气得反问一句,见王知婉面露不悦之色,又道:“听闻此株赵粉颇具灵性,每日需听一刻乐声,才养成如今这般绝艳之色,周姑娘出身名门,想必琴艺绝佳,不知今日可否赐教?”

……周滢从未听闻过自己琴艺绝佳,更无意与她们相争,便随口扯了个理由道:“那可不巧了,我的手近日有伤,不能弹琴,徐姑娘应当不会强人所难吧?”

徐姑娘虽然没主见,但还有几分头脑,此刻便转头看向王知婉。

王知婉哼了一声,转头看向一旁的梨瓷,声音刻意拔高了几分,“不知这位嘉宁长公主新认的义女呢?虽说出身商贾,但总不至于连琴都没碰过吧?”

她特意在“商贾”二字上咬了重音,周围的姑娘们便适时掩唇低笑,流露出讥诮之意。

还有人道:“久闻周圣人是当世大儒,若是连六艺都不通,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周滢暗暗咬唇,心中微恼。

虽然梨瓷性子沉静,与世无争,但此刻被人当众嘲讽,她这个做表姐的岂能坐视不理?

只是她努力回想了一番,实在是从未见过小表妹弹琴……那要不还是自己来吧。

“勿要信口开河,我——”周滢正要改口,梨瓷却轻轻拉住了她的衣袖。

少女的手指纤细白皙,力道却坚定。

“没事的,滢表姐,你的手有伤,还是我来吧。”

周滢闻言十分感动,但又有些欲哭无泪,合着自己的借口只骗到了小表妹是吗?

-

赵粉听琴之事并非徐梦舒杜撰,牡丹花圃旁有漱风亭,亭中有名琴“流霜”,每日辰时,宫中乐师便前来为赵粉抚琴一曲,恰巧今日园中宴客,还未曾奏乐。

嘉宁长公主并未在春日宴上安排献艺环节,听闻梨瓷要与徐梦舒比试琴艺,便欣然应允了,还添了那株赵粉做彩头。

方才还三三两两、四处徘徊的人群,此刻皆朝漱风亭聚拢而来,原本还算清净的牡丹花圃也顿时热闹起来,有人起哄道:“你们谁先谁后啊?”

徐梦舒方才有意看过梨瓷的手,十指纤纤,柔若无骨,仅凭一双手,便美得能让天下女子艳羡,但那绝不是一双抚琴的手。

不待梨瓷回应,她已经率先走向了琴案,落座之后,取下了手上的银鎏金镶珍珠护甲,指尖一拨,琴音铮然。

她为这一日已经准备许久了,不记得多少个日夜,都在苦练此曲。今日春日宴挑中这两个无权无势的外来户作筏子,自己既崭露头角,又能替王知婉解气,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她一定要赢,还要弹得惊艳四座,让这个商贾之女羞愧难当!

徐梦舒挑的曲子是《阳春》,正好应了此间万物回春,和风淡荡,生机盎然之意。

她一看便是下过苦功的,技艺也着实了得,轻快的琴音流淌在沁芳园内,令人心生愉悦。

一曲毕,亭下掌声如雷。

徐梦舒并未着急起身,而是又仔细带上护甲,在琴案端坐片刻,待掌声终了,这才缓缓起身,脸上已经露出势在必得的笑容。

纵然是周滢这般不通琴艺的人,也能看出徐梦舒琴艺了得,她不由得拉住梨瓷的手,壮士断腕般道:“阿瓷,要不还是我替你去……”

她后面的话没讲完,但心中已然做好了丢脸的准备。

梨瓷笑了笑,“滢表姐不必替我担心,这《阳春》我正好习过的,且容我一试罢。”

“……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