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1 / 2)

加入书签

,回青橙花的香气袭来,如初冬新剥的蜜橘,又渐渐隐没在香火与蒸腾的热气里。

她的眼睛也格外明亮,几乎照得见眸中两人脸上的笑意,只是这笑意在察觉对方的存在之后,似有滞涩之感。

梨瓷丝毫未觉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声音像是刚出锅的蜜煎,香甜酥脆。

“恕瑾哥哥,谢徵哥哥!”

两人表情古怪,勉强含笑应了一声,看向对方的眼神里含着隐约的敌意。

梨瑄慢吞吞跟在后面踱步而来,看着两人脸上如同吞了蒺藜一样的表情,忽觉一阵神清气爽。

他发自内心地笑道:“大家也都是炒面捏娃娃的熟人了,便不用我引见了吧?”

谢枕川略一颔首。

谢徵也咬牙道:“已经领教过了。”

他方才的心虚早已化作了气恼,还以为是劝人勤学的正人君子,原来不过是要蒙人腾地方。

“谢大人昨日谆谆教诲,学生还未敢忘,”谢徵硬撑着唇角的弧度,放低了声音,“只是大人是否也要多用些心思在朝堂上,莫要耽于儿女情长?”

到底在朝堂上历经风雨,谢枕川面上的笑意便得体许多,他一边将方才的食盒递给梨瓷,一边从容应道:“若是不忘教诲,谢公子今日便该在家温书才是。”

今日春和景明,万里无云,两人眼神交汇,却隐隐有电闪雷鸣,风雨欲来。

梨瓷只顾着去接那食盒了,并未留意两人的水火之势。

这食盒是瓷制的,底下搁了炭火,打开时仍然热气腾腾。偌大的食盒,里边仅装了一块茯苓蒸粟糕,是给谁的不言而喻。

梨瓷今日存了在集市上吃零嘴儿的心思,早膳特意没有用多少,她还惦记着佛殿旁的蜜煎,见此情景,立刻便讨巧地要掰一半给哥哥。

知道这是谢枕川特意为梨瓷备下的吃食,不会往里边放饴糖,梨瑄便放心地拒绝道:“哥哥不饿,小瓷自己吃,也免得一会儿又要买零嘴儿。”

梨瓷居然也没有太失望,那茯苓蒸粟糕触手便觉绵软,掰开的瞬间,蜂窝般的细孔里倏地钻出白气,还混合着栗子的甜香。

一口下去,像是咬到了初降的雪,蓬松又清苦,但很快又有糯糯的回甘。

一块茯苓蒸粟糕很快便吃完了,梨瓷这才转过头,有些好奇地望着两人,“你们方才在说什么啊?”

“没什么。”谢徵神色微滞,试图搪塞过去。

谢枕川却扬了扬眉,一本正经道:“谢公子问我何处能买些适宜的墨锭,好节省些时间,早些回去温书。”

说罢,还意味深长地瞥了谢徵一眼。

梨瓷闻言也道:“的确是正事要紧,不如我们先陪你去买墨?”

谢徵喉间一哽,正要反驳谢枕川的信口胡诌,见梨瓷已经起身往大殿里走,只得硬着头皮跟上。

进了殿门,便由谢枕川在前边领路了,他轻车熟路地往里走,几人很快便来到佛殿后面的资圣门前。

此处摆满了书籍、字画和珍玩,“赵文秀笔”与“潘谷墨”的招牌前面,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此墨据称是“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败”,哪怕价格高昂,也仍是有市无价。

谢徵自然也听过“潘谷墨”的大名,他悄悄摸了摸袖中的钱袋,暗自下定决心:今日便是倾囊,也要将此墨买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