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1 / 2)

加入书签

着孩子去学校看望她。

直到十一月初,她才找到时间回来,一进大院就不断有人跟她打招呼。

“章沁,从大学回来啦?”

“章沁,大学好不好?”

“章沁,听说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干部,是不是真的?”

章沁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么受欢迎,连向来看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公公,都对她挤出来一个灿烂的笑容。

暮色四合,朱家把桌子搬出去树荫下吃完饭。

晚饭十分丰富,除了白切鸡这道广州人餐桌上恒古不变的主题外,还有两样青菜,白灼生菜和荷兰豆炒腊肉。

生菜水灵灵嫩生生的,荷兰豆的色泽也是油润青绿,看着都十分有食欲。

这让章沁有些意外。

这岁月,广州的蔬菜都是下达任务的,菜农为了保证完成上交任务,一般都会选择种一些粗生易长的粗菜,其中通心菜便是菜农的最爱。

通心菜被广州人叫做“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在六十年代是钢铁新产品,菜农为了完成任务交上来的通心菜又老又硬又长,吃得人直皱眉,市民投诉无方,便把通心菜嘲讽为无缝钢管。

从夏天吃到秋天,工厂饭堂是通心菜,家里也是通心菜,连大学的饭堂也是这道菜,有一阵子章沁看到通心菜就害怕。

朱国文见她看着青菜发呆,便解释道:“八月底政府改革了蔬菜统购包销制度,小品种可以自由议价,菜农有赚头了,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就不会只顾着种通心菜这些粗菜,收购上来的质量也变好了,大家也吃得开心,不得不说,这改革改得好啊。”

章沁才知道有这一回事,也感叹道:“去年恢复了高考,如今连蔬菜的包销制度也改革了,我可以感觉到祖国在一天天的变化,我甚至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真好真好,真的很好!”

章沁一连说了三个真好。

罗月娇听到他们的对话,插进来说:“可不就是翻天覆地,听说云南有几万知青集体请愿大返城,其他地方的知青知道后也纷纷模仿要求返城,这都回城里了,到时候都找不到工作,可不得翻天覆地地闹事?”

不得不说,罗月娇是有几分本事的,一出口不是把人噎死,就是把天聊死。

大家听到她的话,齐齐愣住了,同时想到了在云南当知青的朱翠芳。

朱翠芳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哥哥朱国才,下面有弟弟朱国文,这要是放在疼女儿的家庭里,怎么样也轮不到朱翠芳去下乡当知青。

毕竟离乡背井,一个女孩子从未出过远门,家人肯定不会放心,但朱六叔是个重男轻女的老古董,他觉得家里的工作只能留给儿子,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工作也会被带走,因此当年无论朱翠芳怎么哀求,他还是和老伴两人提前退休,然后把工作给了两个儿子。

广东这边的上山下乡活动,一般都是去海南或者湛江,但朱翠芳对家人十分绝望,一怒之下,便选择去了云南。

这些年来,她一次也没有回家来,只在几年前写过一封信回来,说她已经安全抵达云南。

如今听到云南知青集体要求返城,大家心里同时闪过了一个念头——朱翠芳会不会回来?

要是回来,到时候住哪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