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9(2 / 2)

加入书签

……

“你——”谢持没想到一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武凤弦竟会拒绝此事,冷笑一声,立刻就想抽刀上前,然而对方面对她的杀意脸上没有丝毫额外的情绪。,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原地,

“殿下——”内殿门口骤然传来喊声,是她的心腹之一,谢持脚步一顿,扬声问:“什么事?!”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ī????????€?n?2????????????????则?为?山?寨?佔?点

那个声音道:“余尚书进宫了,还有一批臣子,正候在外宫道,说要同殿下议事。”

谢持看了武凤弦一眼,转身往外走,问:“有何要事非要现在议?”

“属下不知,只知道人数颇多,都是高位重臣,”那人低声劝道:“余尚书强撑病体前来,边上的人都能见她病容憔悴,不然殿下还是快些去吧。”

谢持沉思两息,最终还是收刀入鞘,迈步踏出殿门,对着两侧的侍卫道:“看好贵君殿下。”

“是。”

见谢持迈步走在了前头,那位突然来通报此事的心腹也跟上了她的脚步,正当转身的间隙,她匆忙回头扫了一眼屋内低着头的武凤弦,似是在确认他的安危。

————————————————

余崇彦今年已年近七旬,骤生一场大病,整个人都消瘦了下去,被谢持召进殿内的时候还拄着拐,脚步颤颤巍巍的在下首站定。

见谢持高坐上首,余崇彦同身后众臣一同俯身行礼,道:“臣,参见太子殿下。”

谢持一时间没有作声,看着余崇彦花白的头发,心中默默思索着此人是否能为她所用。

余崇彦已是三朝老臣,奉明十四年时参加应试正考时便连中三元,但初时只任了个灵州兴化县令,尔后一路升迁至灵州知州,因秉公直言而屡遭奉明帝贬谪。

直到某年燕济又一次出兵边城,她同青岚府丞齐鄢共任青岚经略安抚讨招使,提出“屯田久守”一策,巩固青岚边防,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次的和谈,青岚边事稍宁后,奉明帝召她回京,授枢密使,后拜参知政事,推行新政,奉明帝驾崩后,也是她和一干老臣辅佐昭熙帝坐稳了帝位。

谢定仰出生不久后,她官至鸿胪寺卿,又兼任少傅一职,和众多能臣一起为帝姬上课,尔后几年,她的学生中又多了谢定夷和谢定俭。

和一些老师偶有偏私不同,她对待三人一向公允,绝不营私,昭熙帝赞许她的能力,将她调至了礼部,等到谢定夷登基后,她又官拜一部尚书,若非谢定夷想在左相的位置上培植新兴势力,那这个位置几乎毫无疑问是余崇彦的。

谢持不知道左相一位是否能诱惑得了她,但若是得到此人支持,皇位于她而言便是唾手可得。

一息之间,她的心思已经转了好几个弯,甚至还亲自走下去扶起了余崇彦,道:“尚书快起,您病还未好全,应该在家多多休息才对。”

余崇彦道:“多谢殿下关心,老臣今日强撑病体前来,不为别的,实是为了问问殿下秋收之事处理得如何了?”

如今这境况,朝中各人站队的站队,保命的保命,余崇彦一来竟问了一个和局势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倒把谢持问愣了,脸上的笑意落下来,问了句:“……什么?”

余崇彦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